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7 09:07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的代表,其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两屏三带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格局。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从古至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成为促使景观格局改变的驱动因素。将历史时期至今作为整体连贯的研究区间,梳理演变的脉络,重点从气候因素、生态观及生存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三方面论述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探寻其内在关系,以期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对黄土高原地人口、资源、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2020,(0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区域概况
3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景观变迁
3.1 历史时期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景观变迁
3.2 近代以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景观变迁
4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
4.1 气候因素
4.2 生态观及生存需求导向
4.3 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高原近70a水土流失治理特征研究[J]. 高健翎,高燕,马红斌,党恬敏. 人民黄河. 2019(11)
[2]陕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保护修复[J]. 储诚山,刘伯霞. 开发研究. 2019(05)
[3]2010年来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研究进展[J]. 冯舒,赵文武,陈利顶,吕楠. 生态学报. 2017(12)
[4]黄土高原1990-2000年间的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J]. 刘琳,刘雪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05)
[5]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综述[J]. 王计平,陈利顶,汪亚峰. 地理科学进展. 2010(05)
[6]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J]. 桑广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04)
[7]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生物技术的潜在应用[J]. 邵宏波,梁宗锁,邵明安. 水土保持学报. 2004(03)
[8]陕北生态环境建设特点与典型模式分析[J]. 卢宗凡,谢永生,王继军. 水土保持研究. 2003(04)
[9]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竺可桢. 考古学报. 1972(01)
博士论文
[1]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D]. 邓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2]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D]. 贺文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研究[D]. 李京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45169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2020,(09)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区域概况
3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景观变迁
3.1 历史时期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景观变迁
3.2 近代以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景观变迁
4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
4.1 气候因素
4.2 生态观及生存需求导向
4.3 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高原近70a水土流失治理特征研究[J]. 高健翎,高燕,马红斌,党恬敏. 人民黄河. 2019(11)
[2]陕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保护修复[J]. 储诚山,刘伯霞. 开发研究. 2019(05)
[3]2010年来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研究进展[J]. 冯舒,赵文武,陈利顶,吕楠. 生态学报. 2017(12)
[4]黄土高原1990-2000年间的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J]. 刘琳,刘雪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05)
[5]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综述[J]. 王计平,陈利顶,汪亚峰. 地理科学进展. 2010(05)
[6]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J]. 桑广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04)
[7]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生物技术的潜在应用[J]. 邵宏波,梁宗锁,邵明安. 水土保持学报. 2004(03)
[8]陕北生态环境建设特点与典型模式分析[J]. 卢宗凡,谢永生,王继军. 水土保持研究. 2003(04)
[9]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竺可桢. 考古学报. 1972(01)
博士论文
[1]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D]. 邓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2]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变迁与发展研究[D]. 贺文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研究[D]. 李京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45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64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