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县不同年限退耕还林地大中型土壤动物时空变化
发布时间:2022-08-07 22:23
为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年份退耕还林地对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阐明其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在退耕还林地植被修复中的变化趋势,于2017年7~8月对吴起县6个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此研究区优势类群共4类,分别为鞘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各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类群数、个体密度和生物量均与撂荒地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垂直分布上具明显表聚特性。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动物类群数变化较小,个体密度和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植食性和捕食性动物数量占比变化幅度较小,腐食性动物呈现为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杂食性动物反之。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标本采集与鉴定
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数量统计
2.2 土壤动物时空变化
2.2.1 土壤动物的时间变化
2.2.2 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
2.3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
2.4 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安市退耕还林及植被恢复工程生态服务功能评价[J]. 赵瑾,王得祥,杨航,李文根,罗琦,张晓梅. 陕西林业科技. 2019(01)
[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生物量分布的影响[J]. 王邵军,王红,李霁航. 生态学杂志. 2017(01)
[3]郑州市公园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垂直变化[J]. 司志国,曹艳春,周垂帆. 河南农业科学. 2016(07)
[4]杭州西湖山区春季不同林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团特征[J]. 潘林,黄杰灵,罗媛媛,邵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5]经济林草措施改造柏木低效林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铁烈华,白文玉,冯茂松,吴韬,李文兵,韩东苗,黄云,张忠宇. 生态学杂志. 2016(02)
[6]南京方山生态公园不同人工植被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J]. 李朝晖,华春,虞蔚岩,宋东杰,蔡垚,吴向华,任源浩.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05)
[7]太湖岸带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J]. 李伟,崔丽娟,赵欣胜,张曼胤,高常军,张岩,王义飞. 生态学报. 2015(04)
[8]松嫩草原不同演替阶段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特征[J]. 李晓强,殷秀琴,孙立娜. 生态学报. 2014(02)
[9]生态恢复方式对喀斯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杨大星,杨茂发,徐进. 贵州农业科学. 2013(02)
[10]瑞昌石灰岩红壤区退耕还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J]. 李涛,刘苑秋,郭圣茂,柯国庆,张钊,肖绪宝,刘武.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4)
硕士论文
[1]瑞昌石灰岩山区退耕还林土壤动物研究[D]. 李涛.江西农业大学 2011
[2]茶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申燕.四川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71150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标本采集与鉴定
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数量统计
2.2 土壤动物时空变化
2.2.1 土壤动物的时间变化
2.2.2 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
2.3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化
2.4 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变化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延安市退耕还林及植被恢复工程生态服务功能评价[J]. 赵瑾,王得祥,杨航,李文根,罗琦,张晓梅. 陕西林业科技. 2019(01)
[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蚯蚓数量及生物量分布的影响[J]. 王邵军,王红,李霁航. 生态学杂志. 2017(01)
[3]郑州市公园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垂直变化[J]. 司志国,曹艳春,周垂帆. 河南农业科学. 2016(07)
[4]杭州西湖山区春季不同林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团特征[J]. 潘林,黄杰灵,罗媛媛,邵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5]经济林草措施改造柏木低效林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铁烈华,白文玉,冯茂松,吴韬,李文兵,韩东苗,黄云,张忠宇. 生态学杂志. 2016(02)
[6]南京方山生态公园不同人工植被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J]. 李朝晖,华春,虞蔚岩,宋东杰,蔡垚,吴向华,任源浩.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05)
[7]太湖岸带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J]. 李伟,崔丽娟,赵欣胜,张曼胤,高常军,张岩,王义飞. 生态学报. 2015(04)
[8]松嫩草原不同演替阶段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特征[J]. 李晓强,殷秀琴,孙立娜. 生态学报. 2014(02)
[9]生态恢复方式对喀斯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杨大星,杨茂发,徐进. 贵州农业科学. 2013(02)
[10]瑞昌石灰岩红壤区退耕还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J]. 李涛,刘苑秋,郭圣茂,柯国庆,张钊,肖绪宝,刘武.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4)
硕士论文
[1]瑞昌石灰岩山区退耕还林土壤动物研究[D]. 李涛.江西农业大学 2011
[2]茶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申燕.四川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71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67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