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石城国家地质公园丹霞地貌特征及旅游开发
发布时间:2022-11-06 09:06
石城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以发育在红色砂岩中的龟裂地貌为特色。不同类型的龟裂地貌组合成为栩栩如生的象形景观,尤以龟寿石和仙人犁田最引人注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总结了园区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和特征,认为它们主要是晚白垩世陆相红层受到构造抬升、断裂切割、岩性组成、流水侵蚀及风化作用形成的,砂岩独特的龟裂地貌主要是风化作用的结果。近些年来,石城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主要还停留在观光旅游层面。在国家提倡科普教育、研学旅行的背景下,园区应与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等世界地质公园开展交流与合作,借鉴成功经验;增加科研投入,为提升景区研学质量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地质背景
2 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及特征
(1)赤壁丹崖。
(2)石峰、石柱、石堡。
(3)崩塌堆积。
(4)竖向洞穴和沟谷。
(5)层控洞穴。
(6)龟裂。
(7)蜂窝状洞穴。
3 地貌成因
3.1 内动力因素
(1)构造。
(2)岩性组成。
3.2 外动力因素
(1)流水侵蚀。
(2)风化作用。
(3)重力崩塌。
4 旅游开发现状及建议
4.1 旅游开发现状
4.2 未来发展建议
(1)高度重视丹霞地貌基础地质研究。
(2)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研学旅游。
(3)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丹霞地貌定义、分类及丹霞作用研究[J]. 郭福生,陈留勤,严兆彬,刘富军,潘志新,张炜强,胡海平. 地质学报. 2020(02)
[2]江西石城国家地质公园龟裂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J]. 张鹏琼,陈留勤,郭福生,潘志新,刘鑫. 地球学报. 2020(01)
[3]Origin of Tafoni in the Late Cretaceous Aeolian Sandstones,Danxiashan UNESCO Global Geopark,South China[J]. CHEN Liuqin,GUO Fusheng,LIU Fujun,XU Huan,DING Ting,LIU X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9(02)
[4]美国西部红层地貌发育及与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的对比[J]. 潘志新,任舫,彭华. 地理研究. 2018(12)
[5]Origin of beaded tafoni in cliffs of Danxia landscapes,Longhushan Global Geopark, South China[J]. GUO Fu-sheng,CHEN Liu-qin,XU Huan,LIU X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11)
[6]江西宁都丹霞地貌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 陈同刚,朱将波,汪启年,延海涛,刘玉泉,官大维. 华东地质. 2019(01)
[7]南京栖霞山地质遗迹调查与地质公园建设[J]. 许应石,郭刚,孙欣欣. 华东地质. 2018(01)
[8]基于DEM的丹霞地貌演化阶段划分[J]. 章桂芳,陈凯伦,张浩然,张慧.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9]中国不同气候带盐风化作用的地貌特征[J]. 吕洪波,苏德辰,章雨旭,冯雪东,李春旺. 地质论评. 2017(04)
[10]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空间分布及其成因[J]. 姜勇彪,郭福生,陈珊珊. 山地学报. 2013(06)
本文编号:3703227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地质背景
2 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及特征
(1)赤壁丹崖。
(2)石峰、石柱、石堡。
(3)崩塌堆积。
(4)竖向洞穴和沟谷。
(5)层控洞穴。
(6)龟裂。
(7)蜂窝状洞穴。
3 地貌成因
3.1 内动力因素
(1)构造。
(2)岩性组成。
3.2 外动力因素
(1)流水侵蚀。
(2)风化作用。
(3)重力崩塌。
4 旅游开发现状及建议
4.1 旅游开发现状
4.2 未来发展建议
(1)高度重视丹霞地貌基础地质研究。
(2)科学规划,大力发展研学旅游。
(3)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丹霞地貌定义、分类及丹霞作用研究[J]. 郭福生,陈留勤,严兆彬,刘富军,潘志新,张炜强,胡海平. 地质学报. 2020(02)
[2]江西石城国家地质公园龟裂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J]. 张鹏琼,陈留勤,郭福生,潘志新,刘鑫. 地球学报. 2020(01)
[3]Origin of Tafoni in the Late Cretaceous Aeolian Sandstones,Danxiashan UNESCO Global Geopark,South China[J]. CHEN Liuqin,GUO Fusheng,LIU Fujun,XU Huan,DING Ting,LIU X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9(02)
[4]美国西部红层地貌发育及与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的对比[J]. 潘志新,任舫,彭华. 地理研究. 2018(12)
[5]Origin of beaded tafoni in cliffs of Danxia landscapes,Longhushan Global Geopark, South China[J]. GUO Fu-sheng,CHEN Liu-qin,XU Huan,LIU X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11)
[6]江西宁都丹霞地貌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 陈同刚,朱将波,汪启年,延海涛,刘玉泉,官大维. 华东地质. 2019(01)
[7]南京栖霞山地质遗迹调查与地质公园建设[J]. 许应石,郭刚,孙欣欣. 华东地质. 2018(01)
[8]基于DEM的丹霞地貌演化阶段划分[J]. 章桂芳,陈凯伦,张浩然,张慧.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9]中国不同气候带盐风化作用的地貌特征[J]. 吕洪波,苏德辰,章雨旭,冯雪东,李春旺. 地质论评. 2017(04)
[10]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空间分布及其成因[J]. 姜勇彪,郭福生,陈珊珊. 山地学报. 2013(06)
本文编号:3703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70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