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草地与耕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对比分析——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发布时间:2022-11-05 09:21
  [目的]通过探讨草地开垦为耕地后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变化规律,为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及草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四子王旗农牧交错带栗钙土、灰褐土和草甸土3种土壤类型下草地和耕地为研究对象,对0—10cm土层土壤团聚体组成、土壤有机碳、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各粒径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栗钙土和灰褐土耕地与同地点草地相比,粒径>3mm和0.25~3mm的团聚体含量减少,而≤0.25mm粒径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有所降低,有机碳储存的主体由>3mm粒径团聚体向0.25~3mm粒径团聚体转化,非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上升;草甸土草地土壤结构性差,有机碳含量较低,主要是出现盐化现象所致,但是开垦为耕地后,受有机肥长期施入和耕作的影响,其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结论]栗钙土和灰褐土草地在开垦为耕地后,土壤结构退化,有机碳稳定性下降。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开垦研究区内盐化草甸土草地进行农田耕作是可行的。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调查与方法
    2.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2.2 测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草地、耕地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的比较分析
    3.2 草地、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较分析
    3.3 草地、耕地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比较分析
    3.4 草地、耕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比较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团聚体碳、氮、磷分布特征的影响[J]. 卢怡,龙健,廖洪凯,李娟,刘灵飞,郭琴,姚斌,龙治峰.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6)
[2]豫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矿化特征[J]. 刘晶,田耀武,张巧明.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3)
[3]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草原碳汇价值评估——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J]. 闫晔,修长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11)
[4]土地利用方式对缙云山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的影响[J]. 李鉴霖,江长胜,郝庆菊.  环境科学. 2014(12)
[5]典型农耕区褐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及组成[J]. 任雅阁,马玲玲,成杭新,徐殿斗,刘飞,刘应汉,刘志明.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2)
[6]长期施肥下不同种植年限碱化草甸土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J]. 李大伟,孟庆峰,周连仁,马献发.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6)
[7]常规与有机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碳氮储量研究[J]. 王开勇,郭岩彬,孟凡乔,陈竹,焦子伟,吴文良.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5)
[8]桂林毛村岩溶区与碎屑岩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 杨慧,张连凯,于奭,曹建华.  中国岩溶. 2012(03)
[9]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方法比较[J]. 苏静,赵世伟.  水土保持通报. 2009(05)
[10]华北平原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杨长明,欧阳竹.  土壤. 2008(01)

博士论文
[1]脆弱草原带土地利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D]. 敖登高娃.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盐碱化对土壤物理及水动力学性质的影响[D]. 尹勤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02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702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b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