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流域裂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9 15:47
裂点作为不均衡河流状态的证据,常被用于指示河道纵剖面上构造、气候、岩性等因素的变化。岷江上游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该区域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河流上游常发育有冰川,为裂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外,岷江上游流域内的河道多为基岩河道,可基于河流水力侵蚀模型进行裂点特征的提取和分析。据此,对岷江上游流域的裂点的成因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寻找裂点具体的控制因素,也可以进一步理解构造-气候-地貌之间的具体相互作用关系。本文以ALOS DEM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对岷江上游流域提取地形坡度、地形起伏度等地貌参数。之后选取岷江上游流域5级以下213条支流,利用Matlab脚本程序提取河流纵剖面,得到裂点的分布和标准化陡峭指数分布情况。最后,通过分析裂点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综合区域岩性、气候、构造等资料,分别探讨岩性、气候、构造对裂点形成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位于岷江上游流域的河流普遍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并且广泛发育有裂点。裂点按河流纵剖面上形态的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裂点表现为阶梯-深潭系统的特征,表现在缓坡-陡坡中相间分布;另一类裂点下方则没有陡坡的出现,将河流纵剖面分为上游平缓、下游...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基于DEM的地貌演化研究现状
1.2.2 岷江上游流域区域地貌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貌
2.2 区域地质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气候和水文概况
3 DEM数据和数据处理
3.1 DEM数据
3.2 数据处理
3.2.1 水系网络
3.2.2 子流域
3.2.3 支流河流纵剖面
3.2.4 坡度
3.2.5 地形起伏度
3.2.6 陡峭指数
3.2.7 裂点
4 研究区地形特征与裂点分布特征
4.1 岷江上游流域地形特征
4.1.1 岷江上游流域坡度分布情况
4.1.2 岷江上游流域地形起伏度分布情况
4.1.3 岷江上游流域陡峭指数分布情况
4.4 岷江上游流域裂点平面分布情况
4.5 岷江上游流域河流纵剖面的裂点分布情况
4.5.0 岷江上游主干道及主要支流裂点分布情况
4.5.1 岷江上游上段裂点分布情况
4.5.2 岷江上游中段裂点分布情况
4.5.4 岷江上游下段裂点分布情况
4.5.6 岷江上游黑水河支流裂点分布情况
4.5.7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支流裂点分布情况
4.5.8 岷江上游鱼溪支流裂点分布情况
5 裂点的成因分析
5.1 岩性因素
5.2 气候因素
5.2.1 降水
5.2.2 冰川
5.4 构造因素
5.4.1 区域隆升
5.4.2 地震滑坡
5.4.3 断层作用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746501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基于DEM的地貌演化研究现状
1.2.2 岷江上游流域区域地貌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貌
2.2 区域地质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气候和水文概况
3 DEM数据和数据处理
3.1 DEM数据
3.2 数据处理
3.2.1 水系网络
3.2.2 子流域
3.2.3 支流河流纵剖面
3.2.4 坡度
3.2.5 地形起伏度
3.2.6 陡峭指数
3.2.7 裂点
4 研究区地形特征与裂点分布特征
4.1 岷江上游流域地形特征
4.1.1 岷江上游流域坡度分布情况
4.1.2 岷江上游流域地形起伏度分布情况
4.1.3 岷江上游流域陡峭指数分布情况
4.4 岷江上游流域裂点平面分布情况
4.5 岷江上游流域河流纵剖面的裂点分布情况
4.5.0 岷江上游主干道及主要支流裂点分布情况
4.5.1 岷江上游上段裂点分布情况
4.5.2 岷江上游中段裂点分布情况
4.5.4 岷江上游下段裂点分布情况
4.5.6 岷江上游黑水河支流裂点分布情况
4.5.7 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支流裂点分布情况
4.5.8 岷江上游鱼溪支流裂点分布情况
5 裂点的成因分析
5.1 岩性因素
5.2 气候因素
5.2.1 降水
5.2.2 冰川
5.4 构造因素
5.4.1 区域隆升
5.4.2 地震滑坡
5.4.3 断层作用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746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74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