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9 06:10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明确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濒危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对未来濒危植物的保护、适应策略的制定及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BCC-CSM4、Had GEM2-ES、IPSL-CM5A-LR、MRI-CGCM3、CCSM4、MIROC-ESM6六个性能较好的全球气候模式,建立Max Ent模型。模拟预测当前、未来(2050s、2070s)三种(RCP2.6、RCP4.5、RCP8.5)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60种典型濒危植物的潜在适宜区。其次,通过物种分布累加模型,研究当前、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及其格局变化。最后,确定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基于优先保护区和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进行GAP分析法,明确物种多样性保护空缺区,针对性的提出潜在国家公园试点和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对草本植物影响较大、乔木次之,灌木和菌类保持相对稳定。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矮小灌木的适宜性较好。未来大部分濒危植物在2050s潜在适宜区增加,2070s潜在适宜区减少。至2050s,草本和乔木潜在适宜区面积增加为主,灌木和菌类潜在适宜区变化...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

图1-1技术路线图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01.3.3技术路线图1-1技术路线图Figure1-1Technologyroadmap


图2-1研究区概况图

图2-1研究区概况图

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11第二章研究区与建模数据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是陆地表层特殊的地质-地理-生态单元,是研究环境变迁、生命演化、圈层相互作用及人地关系的“天然实验室”,也是我国、亚洲乃至北半球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


图2-2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Figure2-2ThenaturereserveoftheQinghai-TibetPlateau

图2-2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Figure2-2ThenaturereserveoftheQinghai-TibetPlateau

青藏高原濒危植物潜在地理分布及保护区建设研究13区4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4个,县市级自然保护区50个(图2-2)。其中,西藏自治区已建立羌塘、拉鲁湿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珠穆朗玛峰等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47处;青海省共建立青海湖、三江源、可可西里柴等自然保护区共11处....


图2-3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年均温、年降水空间分布

图2-3当前气候基准期青藏高原年均温、年降水空间分布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当前气候基准期全区域年均降水量(Bio12)总体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全区域年均降水量平均值367.34mm,最高降水量3160mm,最低降水量18mm。其中,年均降水量最高区域集中分布在山地亚热带湿润区IVA6,年均降水量最低区域集中分布在....



本文编号:4025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4025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5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