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喀斯特石漠化区林草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1-17 17:13
   为研究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治理区林草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的粒径分布,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土壤结构改善,植被重建,土壤碳库的维持与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5种常见林草植被(金银花、火龙果、花椒、荒草地和原生灌木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湿筛法对土壤团聚体粒径进行分组,对比分析5种林草植被模式下0—40 cm土层垂直剖面各土层土壤中团聚体和有机碳含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0—40 cm土层垂直剖面中,5种林草植被的土壤团聚体在>5,2~5,0.25~2,<0.25 mm 4个粒级中的分布特征,金银花地分别为31.89%,32.85%,28.48%,6.78%;火龙果地为19.11%,32.68%,37.72%,8.49%;花椒地为10.42%,18.39%,57.90%,13.29%;草地为40.38%,20.68%,30.34%,8.61%;原生灌木林为47.04%,17.80%,30.25%,4.91%。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含量表现为原生灌木林地(95.09%)>金银花地(9...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 不同林草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5 mm粒级质量分数

图1 不同林草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5 mm粒级质量分数

从图1可以看出,在0—40cm土层下,原生灌木林地(47.04%)和荒草地(40.38%)在土壤粒级(>5mm)团聚体里平均含量较高,花椒地(10.42%)含量最低。在0—10cm土层中,原生灌木林地(46.83%)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样地(P<0.05)。在10—20....


图2 不同林草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2~5 mm粒级质量分数

图2 不同林草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2~5 mm粒级质量分数

从图2可以看出,0—40cm土层金银花地(32.85%)和火龙果地(32.68%)在粒级(2~5mm)团聚体中含量最高,火龙果地土层越深含量越高;0—10cm土层,花椒地和原生灌木林地的2~5mm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其中金银花地的2~5mm含量最大;10—20cm土....


图3 不同林草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0.25~2 mm粒级质量分数

图3 不同林草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0.25~2 mm粒级质量分数

从图3可以看出,在整个土壤剖面中,花椒地粒级(0.25~2mm)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4种样地。5种样地在粒级(0.25~2mm)表现出花椒地(57.90%)>火龙果(37.22%)>荒草地(30.34%)>原生灌木林地(30.25%)>金银花(28.48%)。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图4 不同林草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0.25 mm粒级质量分数

图4 不同林草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0.25 mm粒级质量分数

从图4可以看出,除火龙果地在不同土层深度团聚体(<0.25mm)粒级中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样地均无明显差异。在0—10,10—20,20—30,30—40cm土层中,花椒地在<0.25mm粒级中含量均为最高,其中10—20,20—30,30—40cm土....



本文编号:4028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4028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1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