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一种新型的油井解堵技术

发布时间:2014-07-24 11:51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社科论文,主要是对一种新型的油井解堵技术--ML环保酶油井解堵技术进行相关的介绍,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ML环保酶解堵机理及性能特点

  1.解堵机理

  ML环保酶属于生物酶,是一种水溶性产品,它与堵塞物的反应过程是一个生物反应过程。ML环保酶不受温度、压力、酸、碱、水矿化度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及可控制性。

  对于固体颗粒沉淀造成的堵塞:解堵过程中ML环保酶与地层水配成溶液注入污染地层,它与堵塞物进行生物反应,生成酶与油的中间体和表面上吸附有酶的固体堵塞物,然后在采出过程中酶与油分离,固体堵塞物因表面吸附有酶而改变其表面性能具有亲水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出,以达到油井解堵的目的。

  它直接作用于堵塞物且不会改变原油的特性,不会生成新的衍生物。洗油过程完成后,环保酶还原为原始状态,吸附在固体上的可使固体改为亲水性,从理论上说,它不会被消耗掉。

  对于蜡质、沥青质造成的堵塞:ML环保酶具有非常高的释放储层岩石颗粒表面碳氢化合物的能力,与碳氢化合物不会形成乳化作用,可以解除因蜡质、沥青质沉积造成的地层堵塞。

  2.性能特点

  2.1 具有良好的耐温性

  把活性酶放入产出的地层水中,加热,每个温度阶段恒温10分钟,测定活性酶的活性,结果见表1:

  表1说明,ML环保酶在温度180℃,其活性损失率为30.92%,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2.2 具有高度的水溶性

  将ML环保酶与不同矿化度的水配成的溶液,测量其溶解度,结果见图1:

  一般工程施工中,ML环保酶的溶解度到15时,就可以达到施工的要求,从图1可知,当矿化度高达23万时,溶解度还有15,所以能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

  2.3 ML环保酶不溶于油,当采出的油进行处理时,很容易与油分开

  结论:1)濮城油田油井普遍较深,井深一般在2500-3700米,地层温度高达85-120℃,经上述实验,ML环保酶可以满足地层条件;

  2)ML环保酶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油,当它吸附在岩石,可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降低了油流阻力,实现解堵。

  二、现场试验及效果分析

  1.选井

  造成濮城油田油井堵塞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蜡质、沥青质等物质随原油流动,压力及温度降低、结晶、沉积在出油通道的岩石内壁上,在近井地带造成出油通道堵塞;

  2)经过较长期开采以后,由于原油中固相微粒体积增大,从而造成地层出油孔道的堵塞;

  3)由于地层中泥质含量较高,因水化膨胀而降低了地层的渗透率。

  选择上述井,实施ML环保酶解堵。

  2.ML环保酶解堵实施效果分析

  2.1 措施效果

  针对濮城油田不同堵塞井分类实施ML环保酶解堵技术,全年共实施25井次,效果见表2:

  解堵类别:

  1)由于蜡质、沥青质等物质随原油流动,压力及温度降低、结晶、沉积在出油通道的岩石内壁上,在近井地带造成出油通道堵塞;

  2)经过较长期开采以后,由于原油中固相微粒体积增大,从而造成地层出油孔道的堵塞;

  3)由于地层中泥质含量较高,因水化膨胀而降低了地层的渗透率。

  由效果分析,环保酶对于1和2情况解堵效果非常理想,对于第3种情况,效果不明显,这再一次证明ML环保酶的解堵机理。

  2.2 经济效益

  在施工过程中,每口井投入的总费用为8.5元,总计投入212.5万元。

  累积增油3782.2吨,吨油价格按2000元/吨,产出756.44万元。

  投入产出比为:3.56

  3.典型井分析

  濮3-418,经过分析认为造成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原油中含蜡较高造成的近井地带堵塞。根据濮3-418资料计算,设计使用ML环保酶1.06吨,用地层水配置,注入液的温度在50℃以上。施工过程中压力由0MPa上升到10MPa。

  3-418井在关井72小时后恢复生产,开井后产液量大幅增加。措施后由原日产液2.6m3升至13.1m3,产油由原来的0.8t升至3.6t,含水由69.2%升至72.5%,措施前液面1999m,措施后液面1767m,液面上升232m,笔耕文化传播,供液充足。目前稳产3.1吨/天。

  三、结论与建议

  1.ML环保酶解堵技术经现场应用分析,证明该技术是一项不伤害地层、不污染环境、投入少、效益高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绿色环保技术。

  2.通过技术的实施可以使严重堵塞的油井恢复正常的生产,为油田的持续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随着油田开发的继续,油井的堵塞情况越来越严重,ML环保酶解堵技术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4.ML环保酶具有高的释放储层岩石颗粒表面碳氢化合物的能力,且与碳氢化合物不会形成乳化作用,ML环保酶可以做为一种良好的驱油剂。这个提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a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