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杂志研究
本文关键词:《格言》杂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格言》 文摘期刊 特色分析 品牌 挑战与策略
【摘要】:《格言》杂志创刊于2003年11月,是一份以“提高青少年语言修养和生存智慧”为主题的全彩版文摘类期刊。纵观《格言》杂志十二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既有喜人的成果又有艰难的坎坷。《格言》坚持以“开启语言智慧,彰显时代精神”为办刊理念,以个性化的办刊风格,独具特色的期刊内容以及精准化的品牌策略在中国期刊史上独树一帜。本文研究对象为《格言》杂志,包含了《格言》杂志本身、《格言》品牌系列刊群、品牌丛书等相关内容。以《格言》杂志的特色和品牌建设作为本篇论文的研究重点。本文运用期刊学、传播学、品牌学、编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采用了文献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以中国文摘期刊整体发展作为背景,以《格言》杂志发展历程和编辑特色为切入点,揭示该杂志的办刊特色和品牌铸造,分析《格言》品牌面临的严峻挑战,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论文结构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讨论了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第二部分为《格言》杂志发展历程,共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格言》杂志初创期;《格言》杂志定型期;《格言》杂志成熟期与改版。第三部分为《格言》杂志特色分析。主要针对《格言》杂志内容特色、编排特色、目标读者特色等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并将《格言》与《青年文摘·彩版》、《意林》的风格进行了相互比较。第四部分为《格言》杂志的品牌铸造。主要包括四个板块,分别是“提高青少年语言修养”的品牌核心;“从文摘到原创”的品牌追求;“多元立体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服务式发展”的品牌开发;“开启语言修养,提高生存智慧,拓宽人文视野,凝聚时代力量”的品牌文化;媒介融合时代品牌营销的大变革。第五部分为《格言》品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在媒介融合时代《格言》面临着内容同质化严重、发行渠道不畅、广告费用较高竞争力低、缺乏新媒体技术研发、复合型人才匮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应坚持内容为王,差异化办刊;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传统发行渠道;引入广告盈利模式,提升广告精美度;加大数字化研发力度,拓展新技术新业态;拓展编辑能力,改变编辑思路等应对策略。通过对《格言》杂志特色及品牌的分析,本文认为《格言》是一本优秀的品牌期刊,在纸质媒体中《格言》品牌具有较强优势;在媒介融合时代,《格言》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还是有机会、有能力进行自我创新发展,再次迎来《格言》杂志发展的新巅峰。
【关键词】:《格言》 文摘期刊 特色分析 品牌 挑战与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37.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11
- 1.2 文献综述11-13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4
- 1.3.1 研究目的13
- 1.3.2 研究意义13-14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14-15
- 1.4.1 研究方法14
-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14-15
- 2 《格言》的发展历程15-20
- 2.1 《格言》初创期(2003-2005)15-16
- 2.2 《格言》定型期(2006-2012)16-18
- 2.3 《格言》成熟期与改版(2013)18-20
- 3 《格言》的特色分析20-36
- 3.1 《格言》的内容特色20-23
- 3.1.1 差异原创独具特色20-22
- 3.1.2 短小睿智开拓创新22
- 3.1.3 颠覆经典重塑格言22-23
- 3.2 《格言》的编排特色23-31
- 3.2.1 装帧设计:灵动明快颠覆创新24-27
- 3.2.2 栏目编排:匠心独运精心编排27-30
- 3.2.3 标题设置:新颖独特意蕴深厚30-31
- 3.3 《格言》的目标读者特色31-33
- 3.3.1 读者定位:在校青少年及大学低年级学生31-32
- 3.3.2 读者特色:叛逆独立求知欲强目的明确多元互动32
- 3.3.3 读者需求:轻松愉悦呵护关怀互动评论随时随地32-33
- 3.4 《格言》与《青年文摘·彩版》、《意林》的风格比较33-36
- 3.4.1 定位策略比较33-34
- 3.4.2 内容特色比较34
- 3.4.3 编排风格比较34-36
- 4 《格言》的品牌铸造36-43
- 4.1 品牌核心:“提高青少年语言修养”37-38
- 4.2 品牌追求:“从文摘到原创”38-39
- 4.3 品牌文化:“开启语言修养,凝聚时代力量”39-40
- 4.4 品牌开发:“多元立体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服务式发展”40-41
- 4.5 品牌营销:“新媒体大变革”41-43
- 5 《格言》品牌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43-51
- 5.1 《格言》品牌面临的挑战43-45
- 5.1.1 内容同质化严重43-44
- 5.1.2 发行渠道不畅44
- 5.1.3 广告费用较高竞争力低44-45
- 5.1.4 缺乏新媒体技术研发45
- 5.1.5 复合型人才匮乏45
- 5.2 《格言》品牌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应对策略45-51
- 5.2.1 坚持内容为王,差异化办刊46
- 5.2.2 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传统发行渠道46-47
- 5.2.3 引入广告盈利模式,提升广告精美度47-48
- 5.2.4 加大数字化研发力度,拓展新技术新业态48-49
- 5.2.5 拓展编辑能力,改变编辑思路49-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芳;;2005年中国杂志广告经营的深度分析[J];广告研究(理论版);2006年05期
2 李艳;戴世富;;电子杂志广告的发展策略[J];新闻界;2008年03期
3 ;《保鲜与加工》杂志广告刊登办法[J];保鲜与加工;2012年05期
4 ;《保鲜与加工》杂志广告刊登办法[J];保鲜与加工;2012年06期
5 许清茂;杂志广告工作之我见[J];中国出版;2002年12期
6 阿丁;香港杂志大比拚[J];沪港经济;2002年06期
7 尤瑛;;杂志的媒介投放VS以人为本的概念[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3年08期
8 施雷;;中国杂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3年08期
9 王果;;杂志广告变脸——从《数字商业时代》看杂志广告创新[J];广告大观;2004年02期
10 郑智斌;王刚;;握好汽车杂志的“方向盘”——汽车类杂志的发展空间探析[J];传媒;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美国:杂志广告收入下滑[A];中国期刊发展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周葆华;;入世后的中国杂志业:市场分析与前景展望[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3 李霞;;浅析杂志广告[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4 马静;;日本近代社会“实业”思想的形成与杂志《实业之日本》[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0年卷[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雪;杂志广告进入整合行销期[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记者 晓渔;报纸杂志广告投放表现迥异[N];中华新闻报;2007年
3 赵正;高档杂志广告如何定位读者[N];中国工商报;2001年
4 郑新安;杂志广告经营策略[N];证券日报;2003年
5 如川/编译;杂志:影响消费的最佳媒体[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如川 整理;从广告投放展望亚太地区杂志业[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马雪芬;男性杂志 风生水起[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甄西 编译;日本杂志销售进一步走向透明[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9 杨子云;广告折射着杂志定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10 赵正;DM杂志:都是免费惹的祸?[N];中国经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楠;《玲珑》杂志中的30年代都市女性生活[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敏;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卓鑫;中美杂志广告中的性别角色跨文化对比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2 顾雪s,
本文编号:1045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04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