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论民国中期关中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南移

发布时间:2016-09-02 16:13

  本文关键词:民国中期关中地区农民生活状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大学》 2006年

论民国中期关中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南移

张雨新  

【摘要】:陕西地处西北地区东部,是中东部地区与西南、西北贸易的传统通道。晚清到民国初期,处于传统陕西商道上的大荔、泾阳、三原、凤翔等城市因其手工业、商贸、金融业的发达成就了繁盛近百年的渭北经济带,使上述城市分别成为关中东、中、西部的经济中心。 民国中期,,随着陇海铁路贯通陕西和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陕西成为支撑抗战的后方基地。沦陷区工厂一部分迁入陕西,其中绝大部分分布于陇海铁路沿线;前方军、政、教人员及难民纷纷涌入陕西,也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的城市和集镇。受这些因素影响,一个新的陇海线经济带在关中形成了:铁路沿线的传统城市西安迅速复兴,成为陕西最大的近代工商业城市,取代已经远离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的泾阳、三原成为关中中部暨全省的经济中心;而原来人口稀少、商户冷落的渭南、宝鸡迅速崛起,逐渐取代大荔、凤翔成为关中东部和西部的经济中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58
【目录】:

  • 引言6-8
  • 一、传统经济格局与商路变化的历史考察8-14
  • (一) 传统陕西商路及渭北经济带的地位8-10
  • (二) 陇海铁路通陕与铁路沿线经济带的崛起10-14
  • 二、关中中部经济中心南移西安14-23
  • (一) 晚清到民国前期三原、泾阳的关中中部经济中心地位14-17
  • (二) 民国中期西安取代三原、泾阳成为关中中部经济中心17-23
  • 三、关中西部经济中心南移宝鸡23-32
  • (一) 晚清到民国前期凤翔的关中西部经济中心地位23-26
  • (二) 民国中期宝鸡取代凤翔成为关中西部经济中心26-32
  • 四、关中东部经济中心南移渭南32-37
  • (一) 晚清到民国前期大荔的关中东部经济中心地位32-35
  • (二) 民国中期渭南取代大荔成为关中东部经济中心35-37
  • 五、结语: 关中经济中心南移的经济学分析及其当代启示37-42
  • (一) 关中三大区域经济中心南移的经济学分析37-39
  • (二) 关中三大区域经济中心南移陇海线的当代启示39-42
  • 主要参考文献:42-44
  • 后记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成广广;民国关中市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支雅惠;陕西商帮在近代解体的原因探析[D];西北大学;2008年

    3 李建鑫;晚清至民国陕西金融机构的设立、分布与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郑志忠;民国时期关中地区工业发展与布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志虎;试论宝鸡城市发展的特点[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2 任军利;铁路与近代陕西的商品经济[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曹敏;民国时期省外资本对陕西工业的投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李刚,刘向军;试论明清陕西的商路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忠芳;;十余年来中国铁路史研究概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董敬畏;;关中地区的移民与商业——由泾阳新发现的墓碑看明清时移民与商业[J];黑龙江史志;2009年22期

    3 段二明;;1949年以来大陆学界民国西北开发史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任云英;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贾杉;中国物流近代化研究(1840-1949年)[D];西北大学;2009年

    4 王俊霞;明清时期山陕商人相互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明清时期汉江流域中药材地理初探(1368-1911)[D];暨南大学;2011年

    2 成广广;民国关中市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珂;西安市珠宝首饰市场历史、现状与发展策略[D];西北大学;2005年

    4 杨辉;主动与被动—西北地区东部带形城市发展的新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涛;豫陕境内军队匪化研究(1916-1928)[D];扬州大学;2007年

    6 王琛;明清时期陕商与粤商的比较及其现代启示[D];西北大学;2008年

    7 李长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铁路政策研究(1927-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姜小军;清代陕南会馆的历史地理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靳瑞明;近代甘宁青商路与市镇分布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田松;南京国民政府铁路战备研究(1931-1937)[D];苏州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剑雄;从历史地理看徽商的兴衰[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2 任军利;铁路与近代陕西的商品经济[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孙建国;掘金上海滩:洞庭东山商帮发迹路径[J];档案与史学;2004年02期

    4 刘俊华;抗战时期的同官煤矿[J];当代矿工;1996年05期

    5 屈秉基;;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金融业[J];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6 李为;历史时期中国造纸业的分布与变迁[J];地理研究;1983年04期

    7 诸葛达;抗日战争时期工厂内迁及其对大后方工业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李丽霞;;1928~1930年年馑陕西灾荒移民问题[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徐茜;任志远;;陕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估及空间聚集特征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年05期

    10 齐福霖;试论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合作运动[J];民国档案;199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阳;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何军;关中农村发展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刘晓喆;清代陕西书院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路伟东;清代陕甘人口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圣兵;陕甘宁边区灾荒研究(1937—1947)[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郑中伟;清代陕西市镇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3 赵俊;抗日时期国民政府开发西北金融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王永飞;抗日时期西北城市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5 康欣平;清代陕西关中市场探析[D];西北大学;2005年

    6 王静;陇海铁路与关中城镇发展关系研究(1912~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峰;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坚;西北地区货币金融近代化历史进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9 杨红涛;民国中期关中地区农民生活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解程姬;20世纪30年代西北行记与西北开发[D];内蒙古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骁;陕南地区近代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婷;民国时期兰州水烟业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飞;;民国时期关中地区新式交通与城镇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王静;;民国时期陇海铁路对咸阳城市化的影响[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张雨新;;民国中期陕西经济中心南移西安的历史考察[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任军利;铁路与近代陕西的商品经济[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孙华;;关中商代诸遗址的新认识——壹家堡遗址发掘的意义[J];考古;1993年05期

    6 安少梅;;民国初年关中农民的“交农”运动概述[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7 刘晓霞;潘秋玲;王非;谢利娟;;基于区域整合理论的关中城市群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滕铭予;;论秦釜[J];考古;1995年08期

    9 王勇;论西汉中后期冬小麦在关中的推广[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3期

    10 董敬畏;;略论关中地区家庭的变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歆瑜;;关于长治北站运输能力及扩能问题的分析[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2 路欣;田辉;严玉彬;姬社英;李亚男;杜晓民;;低温雨雪冰冻对交通的影响与防范[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林旭斌;;东西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对长江经济带崛起的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4 刘凯;张晓东;;交通运输业应积极向现代物流业融入与拓展[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厉耀忠;;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港口协调发展[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港口航运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周琳;;关于秦皇岛市文化路交叉口的改善方案[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蒋太富;刘静安;;镁及镁合金材料的应用及市场开拓前景[A];“技术创新与核心能力建设”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蕴洋;;关于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思考[A];安全责任 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杨珂;;交通运输需求分析方法探讨[A];中国公路学会公路规划分会2003年文集[C];2003年

    10 黄元林;;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矫阳;[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刘浪;[N];重庆日报;2008年

    3 记者 高李鹏;[N];人民铁道;2008年

    4 ;[N];甘肃法制报;2008年

    5 ;[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薇薇;[N];楚雄日报(汉);2009年

    7 记者 张小燕;[N];厦门日报;2009年

    8 记者 王美红;[N];红河日报;2009年

    9 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景军;[N];辽源日报;2009年

    10 驻京记者 沈尚;[N];中国水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钟;我国综合运输一体化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董大朋;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与调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健梅;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黄锐;国家、户族与农民:1952-1966年关中地区的村落政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缪仁炳;温州、关中两地创业倾向比较[D];浙江大学;2005年

    6 姜革锋;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运作机制与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龙明秀;关中地区紫花苜蓿品种优势性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建军;关中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及其与构造活动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薛亮;基于格网GIS的关中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变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高升荣;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雨新;论民国中期关中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南移[D];西北大学;2006年

    2 王静;陇海铁路与关中城镇发展关系研究(1912~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梁居伟;关中地区黄土湿陷变形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4 胡浩;价格杠杆在关中地区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王利华;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城镇化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王菊翠;关中地区水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7 岳利萍;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关中地区“一线两带”建设为例[D];西北大学;2004年

    8 盛之翰;关中地区西汉中小型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双江;关中地区土地整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刘英;唐代关中地区水旱灾害与政府应对策略相互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中期关中地区农民生活状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8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08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f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