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教育出版阵地——高等教育出版社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
本文选题:意识形态建设 切入点:意识形态属性 出处:《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09期
【摘要】:正教育出版物传播的知识及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马工程"教材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体现到教材之中。学术期刊和学术专著的品牌,不仅体现在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应体现在学术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术的引领方向上。
[Abstract]:The knowledge transmitted by educational publications and the values contained therein have distinct ideological attributes, which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at is, to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and embody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Marxism in China in teaching materials. The brand of academic journals and monographs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height and depth of academic studies, It should be reflected i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academic and the leading direction of the academic.
【作者单位】: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类号】:G239.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瑞科;李彩华;;微博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论析[J];中国出版;2012年20期
2 陶文昭;;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3 高建华;;微博客时代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理论学习;2011年10期
4 李大棚;;微博时代下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5 魏建国;;微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李英田;;大众传播规律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09期
7 高建华;;微博客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04期
8 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年01期
9 顾洪英;;信息网络化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J];求实;2009年09期
10 陈共德;韩晶晶;;试论新媒体的意识形态建设[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永贵;邱斌;;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若干思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吴兆雪;叶政;;加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兆雪;叶政;;加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阳素云;;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馨宇;;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应有必要的张力[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曾令勋;;论微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7 李国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及基本经验[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8 肖巍;;国家发展的意识形态建设问题[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9 许明;;当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前提、思想内核和历史境遇[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杜文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党校 李君如;探索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N];安徽日报;2007年
2 张磊;探索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规律[N];光明日报;2008年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王岩;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使命与方略[N];光明日报;2011年
4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翔;自觉担当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任[N];黑龙江日报;2013年
5 李家珉;意识形态建设刻不容缓[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石国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意识形态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郑传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力作[N];福建日报;2007年
8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罗剑明;意识形态建设——文化发展绕不开的一个中心[N];社会科学报;2007年
9 福建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潘叔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N];人民日报;2008年
10 俞伯灵;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与时俱进[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海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段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丽;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梁伟锋;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张志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肖应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家锋;新时期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燕红;我国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2 黄敏;新时期中国社会环境变迁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任福义;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4 张文嘉;农村宗教和迷信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及其对策[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翠芳;关于当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慎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意识形态建设[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刘昕媚;论苏联意识形态历史演变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D];延边大学;2011年
8 王烨;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9 贾晓丽;互联网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晓丽;网络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74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67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