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中国近代新闻史视野下的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兼论学人论政期刊的经营特色

发布时间:2018-04-24 13:32

  本文选题:《独立评论》 + 黎昔非 ; 参考:《河北学刊》2015年03期


【摘要】:《独立评论》是近代中国成功的政论周刊之一。该刊创办人是以胡适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因其学人论政的言论风格,在近现代中国思想界影响颇大。本文从《独立评论》的出版与经营特色为视角,探讨其经理人黎昔非对《独立评论》的独特贡献;通过分析《独立评论》成功的内在因素,以期为世人重新认识近代中国文人政论期刊的生存境遇与发展状态提供新思考与新角度。
[Abstract]:Independent Review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political magazines in modern China. The founder of the magazine is a group of liberal intellectuals with Hu Shi as the c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ublishing and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Review,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of its manager, Li Xifei, to Independent Review, and analyzes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the success of Independent Review.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thinking and new angle for the world to re-understand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i political journal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基金】:2014年度重庆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从党人到报人——中国国民党报人群体研究(1912—1949)》(2014PY47) 重庆大学“百人计划”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分类号】:G23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利;;传统与现代二元教育和安徽现代文化名人的成长——以陈独秀和胡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庄森;胡适的容忍论[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4 李兴勇;;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紧张关系——以“民主与独裁”之争为考察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汪注;;“黄金十年”:乡土文学在上海[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李亚;;庞德对胡适白话诗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7 徐希军;;九一八事变后胡适对日外交政策的理性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陈进;;言文互动:中国百年新诗的流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何晓晔;;《独立评论》成功之道[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10 包万超;;儒教与新教:百年宪政建设的本土情结与文化抵抗[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斌;;华盛顿会议前后中国各方力量在美角逐述论[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巧宁;陈海儒;;西南联合大学学生奖助贷金资源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周立民;;痛切的情感记忆与不能对象化的《随想录》[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5 俞祖华;赵慧峰;;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综述[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在中国的传播[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7 何晓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不结果实的精神之花[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太原;;20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者对国民党的态度——以《独立评论》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左玉河;;最后的绝唱:1948年前后关于自由主义的讨论[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慧峰;俞祖华;;严复与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开启[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会贵;基础教育名师职业幸福的文化场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火秀;审美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D];浙江大学;2010年

9 潘喜颜;清末历史译著研究(1901-1911)[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胡明贵;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爱芬;胡适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国军;抗战后自由主义者的教育主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金林;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湘红;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文化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方方;胡适的中国思想史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胡椿杭;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经典[D];西南大学;2011年

7 何超;20世纪上半叶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胡海根;民族危机下的民主政治—20世纪30年代陈之迈民主政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卜春鹤;民初教育团体与1922年学制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宗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历史教学法研究(1929-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仪;任重;;《独立评论》的经理人[J];书屋;2006年02期

2 尹文化;;胡适为《独立评论》所找的“看护妇”[J];兰台世界;2006年16期

3 张太原;;《独立评论》的社员及其主要撰稿人[J];安徽史学;2007年04期

4 何晓晔;;《独立评论》成功之道[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5 陈漱渝;宋娜;;胡适与《独立评论》[J];读书文摘;2011年11期

6 赵海啸;;胡适与《独立评论》[J];新闻研究资料;1983年02期

7 齐辉;;试论《独立评论》周刊的民族主文思想[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8 王欣瑞;;民国媒体与乡村现代化道路探索——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乡村建设文论解读[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黄波粼;;《独立评论》的民生思想述评[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02期

10 林建刚;;读周为筠《杂志民国》 自由与独立:杂志的灵魂[J];文史参考;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太原;;20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者对国民党的态度——以《独立评论》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太原;;九一八事变以后自由知识分子对日本侵略的态度——以《独立评论》为例[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唐小兵 (本报书评人);知识分子论政的启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李传玺;《独立评论》是怎样创刊的[N];中华读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任睿;全面抗日前夕《独立评论》的抗战舆论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卢军;《独立评论》的“独立精神”与抗战时期学人时评[D];安徽大学;2006年

3 刘荣争;《独立评论》视野下的知识分子与乡村建设论争(1932-1937)[D];西南大学;2008年

4 高洋;从《独立评论》看胡适的自由主义新闻观[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蔡禹龙;《独立评论》派对20世纪20-30年代共产主义革命的认知[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6 金道林;论理性自由主义者的民族情感及其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树军;20世纪30年代的“新式独裁”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园园;《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D];西南大学;2013年

9 李月明;吴景超政治思想研究(1928-1935)[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96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796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5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