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著作译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图书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要素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3年
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著作译介问题研究
陈田
【摘要】:我国女性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译介国外女权主义的重要著作。尤其在社会环境放宽、追求思想解放的新时期,译介对女性主义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根据国外女性主义著作在中国的译介现状,论文把女性主义在国内的译介历程划分为1981—1984年、1985—-1990年、1991-1999年、2000年至今四个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背景、国外女性主义发展与国内女性主义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反映。女性主义在产生了卓越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在我国女性主义发展的历程中,对西方女性主义的译介是国内女性主义发展的理论指导,而这也就容易使国内女性主义学者对西方女性主义产生依赖,视西方女性主义为权威。随着后现代主义对本质主义的冲击,我国女性主义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国外女性主义对我国女性主义的影响,试图寻找契合本土化的历史资源。通过对我国女性历史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女性的命运是一直和民族解放紧密相连在一起。也就是说,女性主义在现如今如果要取得发展,要想建立适合我国本土的女性主义理论,就必须要正视我国女性历史中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正视我国女性主义发展根基的多层次性,把女性主义放在历史的环境中,从政治、经济、文化、阶级等多个场域中思考,突破重点译介西方女性主义著作的局限,全面译介各个民族中有关女性主义的最新成果,为我国女性主义学者提供建构理论体系的方法指导,最终使女性主义能够在自觉、独立的基础上获得长久的发展。再者,我国女性主义还要发挥女性主义学者这一先知群体对大众女性的启蒙作用,加快学科化的建设,使国内女性主义研究通过学科化的普及方式尽快的获得长久生存的社会基础,从而真正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68;I04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雷;翻译与女性文学——朱虹教授访谈录[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1期
2 荒林;诸葛文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崔卫平;我的种种自相矛盾的观点和不重要的立场——关于女性主义批评的反思[J];南方文坛;1998年02期
4 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大陆的传播[J];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02期
5 朱善杰;;再造“妇女”与当代社会——从《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谈起[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曲常明;;接续思想,薪火相传——《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座谈会纪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戴锦华;奇遇与突围──九十年代女性写作[J];文学评论;1996年05期
8 李小江;当代妇女文学中职业妇女问题——一个比较研究的视角[J];文艺评论;1987年01期
9 陈骏涛;;中国女性主义:成长之旅[J];职大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小江;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回顾[J];浙江学刊;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琛;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图书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要素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成红舞;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译介与运用(1995.9—2005.12)[D];山东大学;2006年
3 陈静;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庆超;;人鬼恋的审美转换与艺术创新——关于聊斋小说《聂小倩》四次香港电影改编的探究[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贺诗泽;;躯体:新的诗歌话语建构——新时期女性主义诗歌的性别突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黄燕;;男权社会的别传——毕飞宇“女性叙事文学”的另类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张英雪;;英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女性意识觉醒之关联——重读《简·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5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沈杏培,彭接燕;被遮蔽的知识分子群像——论《红旗谱》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吴春;;中国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困境和突围——从反思陈染的创作发展历程谈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李璐;被解构的男性主体——《苔丝》中安吉尔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李微;女性诗歌的母题取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褚蓓娟;;海勒笔下的女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庆;;《家庭教师》中女性形象塑造之“性政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关景媛;;清末民初淑女教育的断裂与传承[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董金平;;作为社会的身体——女性身体改造的质询与批判[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晶;刘彦喆;;从服饰色彩的性别变迁看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转变[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郑丹丹;;女性集体行动与社会空间塑造——以耽美现象及粉丝组织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杨雪云;;文化堕距与女性角色冲突[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岩;跋涉在路上—女性视域下的李少红影视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丽;论奥斯丁笔下的中老年女性人物[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青;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者丽琼;英国反家庭暴力法律的历史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沈敏;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周玉英;陈染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高佳;自我发现历程—《藻海无边》与《野草在歌唱》中的身份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潘秋蕾;《马利纳》作为女性主义文化、社会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琳;全球化的挑战: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李莉,费红伟;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J];长白学刊;1995年05期
3 任一鸣;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之辨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裘山山;话说女性散文[J];当代文坛;1995年06期
5 邓利;;追求恢宏博雅之美 创造融合大气之风——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当代文坛;2006年03期
6 李子云;女作家在当代文学史所起的先锋作用[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6期
7 丁帆 ,齐红;月亮的神话——林白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原型”解读[J];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03期
8 荒林;超越女性──残雪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05期
9 陈骏涛;关于当代中国(大陆)三代女批评家的笔记[J];东南学术;2003年01期
10 张佳慧;;国内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研究初探[J];东南传播;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斯坦福大学 崔少元;[N];中华读书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珍;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莫鹏燕;学术著作发行问题的探讨[D];河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杰;;池莉:冲出重围的女性意识[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林奕华;;女权剧的土壤[J];新世纪周刊;2008年18期
3 贺科燕;张喆;;试论班昭《女诫》的女性道德观[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刘晓瑶;评《妇女和电影》[J];世界电影;1985年02期
5 周维培;现代美国女权戏剧的先驱者——西德尼·霍华德[J];福建艺术;1997年02期
6 查尔斯·克鲁塞姆尔,陈晓琴;泰坦尼克号的疑问——现代女权者主义者会同意先上船吗?[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7 李新灿;君权·人权·女权——《伊利亚特》、《汉宫秋》别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文波;;女权:无可奈何花落去——《诗经》婚恋悲剧的社会原因[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06期
9 颜小华;张翠方;;提升女权抑或压制?——试析训政时期国民政府的妇女政策[J];兰州学刊;2006年02期
10 张玉梅;郝宝燕;;荆棘地上的觉醒——揭开疯女人的面纱,透视《简·爱》中的女权斗争[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富媛;;对女权(女性)主义Feminism的新认识——建立女人学的必要性[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2 吕富媛;;女权(女性)主义的流派演变及其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俊飞;;六朝妇女研究回顾与展望[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江波;陈建国;;社会性别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陕西省妇女研究会紫阳灾后重建项目为例[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6 ;整合资源开创首都妇女理论研究的新局面[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经验汇编[C];2004年
7 ;江苏省妇女学研究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8 Kittisak Wilawan;;HRT中不同种类孕激素的效果[A];第二次全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郑晓瑛;;妇女的职业安全与生育健康[A];妇女·环境·健康——妇女与环境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安可;陈肆;;从女同组织到和谐社会[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媛;[N];中国妇女报;2004年
2 陈雁;[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晨芳;[N];中国妇女报;2003年
4 卢小飞;[N];中国妇女报;2003年
5 卢小飞;[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李浩源;[N];中国国防报;2009年
7 记者 杨杏南;[N];中国妇女报;2001年
8 禹燕;[N];中国妇女报;2004年
9 余华林;[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谭娜;[N];北京科技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艳红;变动中的女性研究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智环;经济组织中的维吾尔族妇女[D];兰州大学;2009年
3 李奇志;论清末民初思想和文学中的“英雌”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晨阳;从理想国到日常生活[D];复旦大学;2006年
5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7 万琼华;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D];湖南大学;2007年
8 黄雯;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家智;新时期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陆阳;双重合法性困境中的社团组织适应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翠婵;妇女权利的失落与诉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田;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著作译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胡艳;新时期小说创作与身体的言说[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洪桥;借其异迹 吐我奇气[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李雪;解构劳伦斯式的男人和女人[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陈光华;女权、政治、宗教及叙事声音[D];南昌大学;2007年
7 史莉琴;梁启超女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杰;论“身体写作”的现代性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丹;清末女子留学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红燕;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背景因素[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图书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要素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6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8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