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流杂志对名人文化框架建构的影响
本文选题:主流杂志 + 人物报道 ; 参考:《暨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名人现象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大众文化之一,同时,名人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其他社会文化。新闻媒介借着选择以及重组(包含强调)这两种框架化的机制,常常改造新闻主角的地位或角色,对名人文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国内迅速发展的各种杂志期刊,尤其是主流杂志,凭借其日益丰富且风格自由的名人报道,以及其精英群体受众定位所带来的社会信赖,对名人文化的影响效果显著。本研究以人物报道最为丰富且具有较大受众市场的主流杂志及其受众效应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的杂志包括《南方人物周刊》、《环球人物》等人物类综合杂志;《三联生活周刊》、《Vista看天下》等新闻类综合杂志;《中国企业家》、《财经》等商业杂志;《时尚先生》、《GQ》中文版等时尚杂志。该项目旨在分析国内主流杂志对名人报道的框架把握,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及深度访谈等传播学研究方法对主流杂志的名人报道题材、报道策划、报道手法、报道视角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对主流杂志受众进行定性、定量的调查研究,从横向的视野来比较不同类型受众对于主流杂志名人报道的接触程度,考察国内主流杂志对名人文化生产的重大影响。
[Abstract]:Celebrity phenomen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pular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 At the same time, celebrity culture deeply influences other social cultur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By means of the two frame mechanisms of choice and reorganization (including emphasis), the news media often transform the status or role of news protagonists, 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celebrity culture. In China, all kinds of magazine periodicals, especially mainstream magazines, which are developing rapidly in China, have a remarkable effect on celebrity culture by virtue of their increasingly rich and free celebrity reports and the social trust brought by the audience orientation of their elite group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mainstream magazines and their audience effects, which have the most abundant people reports and a large audience market. The magazines studied include Southern people Weekly, Global people,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magazines. "Sanlian Life Weekly", "Vista to see the World"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news magazines; "Chinese entrepreneurs",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other business magazines; "Mr. Fashion", < GQ > Chinese edition and other fashion magazines. The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is to analyze the framework of celebrity coverage in domestic mainstream magazines, and to use the methods of content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study the subject matter, planning and reporting techniques of celebrity reports in mainstream magazines. At the same tim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audience of mainstream magazines are carried out to compare the exposure of different types of audiences to celebrity reports of mainstream magazines from a horizontal persp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influence of domestic mainstream magazines on celebrity cultural production.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232;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凡;;三家都市报的两会人物报道比较[J];青年记者;2011年24期
2 郑艳华;;平凡中蕴涵感动——浅谈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J];新闻与写作;2011年08期
3 刘乙坐;;历程《人物周刊》财经报道的特点与启示[J];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02期
4 龚蕊;;论新时期典型报道视角的转变[J];新闻世界;2011年06期
5 盛芳;杨蓉;;新闻之真与文本之美——人物报道中文学性的呈现及反思[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宋捷;;网络时代人物报道的创新实践[J];传媒观察;2011年07期
7 罗畅;;让英雄典型走下神坛——典型人物报道误区的文本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8 梁艳;;刻画精神世界 让人物“活”起来[J];新闻窗;2011年04期
9 李胜基;;如何写好先进典型人物报道[J];记者摇篮;2011年06期
10 张亮;;“最美妈妈”带来的思考——吴菊萍报道对典型人物宣传的几点启示[J];新闻实践;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春燕;;挖掘近现代历史名人文化资源 丰富青岛特色滨海文化内涵[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2 谢炳麟;;丽水名人文化及发展研究[A];徐霞客在浙江·续三——徐霞客与丽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岗;;北京山区历史文化资源调研总报告 第三章 青山留迹名人文化[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整合北京山区历史文化资源研究[C];2007年
4 黄铮;;龙州名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刍议[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顾伟建;;江南文化是嘉兴旅游的灵魂——兼谈发展嘉兴水乡旅游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6 邱志荣;;对绍兴水文化建设之探索和传承[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关于进一步发展绍兴市旅游文化业的建议[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嘉兴;;绍兴旅游资源开发的终极——谈越文化的研究与旅游利用[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谭献德;;突出湘潭特色 精心培育世界旅游品牌[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顾正彪;张海峰;;人才使城市充满生机 大学使城市更加美好——城市、大学和人才三者关系模式探讨[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廖翊;试论涉台人物报道方略[N];中华新闻报;2003年
2 刘照华;人物报道的新观念新思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赫山区委常委 宣传部长 王兆铭;打造名人文化 服务经济发展[N];益阳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夏吉明 张钱钱;传承名人文化 建设戏剧之都[N];中国贸易报;2010年
5 梅格;昆山“名人文化村”的实验[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记者 徐晓军;青田精心打造“名人文化游”品牌[N];丽水日报;2010年
7 记者 沈洁 通讯员 沈伟伟;将名人文化赋予现代元素[N];嘉兴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刘廷艳;委员建议实施吉林名人文化战略[N];协商新报;2011年
9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袁晓明;追星者是崇拜空头名人文化[N];东方早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陈凤军 实习记者 姜申;市府广场应建一面“名人文化墙”[N];沈阳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俊英;典型报道的话语分析[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瑾;中国主流杂志对名人文化框架建构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2 刘岩;“后典型时代”的人物报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曲妍妮;《南方人物周刊》封面人物报道的话语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4 陈静;《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人物报道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玉涛;细节描写在人物报道中的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穆丽丽;情感信息在人物报道中的运用误区及规避策略[D];河北大学;2009年
7 王意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体育报纸人物报道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罗坤瑾;试论人物报道的“平民化”[D];广西大学;2004年
9 晨曦;转型期中国人物报道创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茜;人物报道中的视觉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14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014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