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江科学院院报》近年来影响因子的分析与思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and reporting contents of the Journal of the Yangtz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Journal of the Yangtze Academy of Science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main indexe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journal in the knowledge network database from 2009 to 2013, and clarifie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The position of the journal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secondly, the control of the amount of papers issued, the source of outstanding manuscripts, the summary and hot spots, and the reports of the leading academic pap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periodical influence factors: objectivity and science, limitation and blindness;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core mission of academic journals is to serve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essence of periodicals is the carrier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Whether traditional paper journals or digital journals in the network era, the content of which is always the core of journals. In the end, it is believed that every academic journal should have its own unique academic style, and that every academic journa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Yangtze River. The scientific problems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etc.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 highlighted. While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periodicals, the formation of "Yangtze River characteristics" is the way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ewspaper.
【作者单位】: 长江科学院信息中心;
【分类号】:G237.5;G35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玉霞;印莉娟;;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表征意义及影响因素[J];编辑学报;2006年S1期
2 陈绍选;姜小兰;刘运飞;;《长江科学院院报》创刊30周年回顾与展望[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10期
3 沈思;张红英;;影响因子在科技期刊学术评价中的作用[J];情报探索;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朋军;王云琦;颜帅;;SCI林业期刊出版现状及分析[J];编辑学报;2010年01期
2 刘贵伟;彭彩红;赵福荣;郝淼闻;;高校学报应在彰显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上有所作为——《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办刊体会[J];编辑学报;2010年02期
3 梁霞;金顺爱;赵阳;;传统期刊评价指标与h指数[J];编辑学报;2010年S1期
4 徐玉梅;于长英;刘春光;;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新趋势简述[J];出版与印刷;2014年03期
5 原明亭;丁军航;;高校自然科学类论文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评价与管理;2011年03期
6 陈立新;;学术期刊定量研究述评[J];情报科学;2012年06期
7 张亘稼;;对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的修正[J];商洛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邱凤鸣;陈惠兰;;从SCI收录我国纺织科技类文献的情况看近年来我国纺织业的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0年08期
9 杜云祥;湛佑祥;王颖;杜海洲;王天津;刘娜;;5种医学信息学期刊的文献计量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年01期
10 郭春兰;;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在农业类科技期刊质量上的探讨[J];学报编辑论丛;2012年0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雅乐;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孟连生;引文分析方法在科技期刊评价工作中的应用[J];编辑学报;1999年04期
2 任胜利,祖广安;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J];编辑学报;2004年04期
3 接雅俐;汤先忻;;高影响力论文是名牌医学期刊的特征[J];编辑学报;2008年01期
4 庞海波;;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合理引用[J];编辑学报;2008年05期
5 孙书军;朱全娥;;内容质量决定论文的被引频次[J];编辑学报;2010年02期
6 刘大明;关于扩大本刊国际影响的思考[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9年06期
7 刘芳;;文献计量指标的学术评价功能浅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于建荣;影响因子:计算方法、用途及局限性[J];生命科学;2002年02期
9 史庆华;;影响因子评价专业学术期刊的科学性与局限性[J];现代情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志波;汤先忻;;期刊累计影响因子的设计及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3期
2 本刊编辑部;;2007年公布的世界上影响因子达25.000以上的期刊[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2008年本刊影响因子大幅提高[J];林业科技开发;2009年02期
4 胡春雨;;影响因子正在成为影响编辑思维的重要因子[J];编辑之友;2013年06期
5 ;1998年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影响因子排序[J];火炸药学报;2000年02期
6 郭世远,张韶咏;199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医药卫生)及其影响因子的有关研究[J];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0年04期
7 范文田;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的两种影响因子[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8 王锦梅,王玉民;利用影响因子对公开发表论文实施分级奖励的初步尝试[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1年03期
9 ;《遗传》杂志影响因子大幅提升[J];遗传;2002年01期
10 ;本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因子不断提高[J];生态环境;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江敏;王荣;;正确认识影响因子 科学评价科技期刊[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8年论文集[C];2008年
2 张峻;孙孝云;徐才万;;浅析医学科技期刊评价与影响因子的关系[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本刊编辑部;;本刊影响因子续居榜首[A];2007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马秋芳;杨新军;;国内游客旅游花费影响因子探究——以西安“十一”游客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闫杏丽;张淑艳;吕杰;;影响高校学报影响因子的因素及应对措施[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6 张祥合;王丹;;如何正确理解和提高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影响因子[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罗全安;杨晶;袁锦文;饶华松;;五种文章的影响力及其对影响因子的贡献[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3年
8 ;《灾害学》2009年的影响因子及其期刊主要考评指标[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姗姗;;沈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因子分析[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10 ;《古地理学报》2010年影响因子在全国1998种科技期刊总排序中居第105位[A];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雪;影响因子:我不是罪魁祸首[N];科技日报;2014年
2 江西理工大学期刊社 曾伟明;再论影响因子泛滥及其负面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董子凡;“影响因子论英雄”也是进步[N];科技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许琦敏;滥用影响因子会毁了真正的科学[N];文汇报;2013年
5 徐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影响因子破1[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6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西藏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钟扬;“影响因子”与科研创新无关[N];文汇报;2011年
7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分子植物》影响因子首次突破6分大关[N];光明日报;2013年
8 记者 耿挺;《分子植物》影响因子首破6分大关[N];上海科技报;2013年
9 著名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乐;用影响因子认定论文质量并不科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细胞研究》影响因子提升至11.981[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丽娟;中亚热带石栎—青冈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2 李学超;植物残茬添加后土壤氧化亚氮释放影响因子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志波;影响因子及累计影响因子标准化指标的设计及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2 罗臻;基于影响因子与h系列指数的期刊学术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张翠翠;A股市场波动周期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陈俊宏;云南弥勒市宿丫填土滑坡成因及影响因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5 陈传艳;温室除湿降温影响因子优化结合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宋鑫佳;黑龙江电网线损影响因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秦霞;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丁君;顾客在服装模拟零售环境中的运动状态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9 邹朝晖;巴彦县耕地产能核算及其影响因子作用关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10 陈姜;“心肌梗塞的药物治疗”专题论文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58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25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