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式创新对出版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亚马逊Kindle为例
[Abstract]:Breakthrough innovation, characterized by cross-border competition and disruptive products,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ress and publication industry. Taking e-book reade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and influence of Amazon Kindle on publishing industry by using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theory. And how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and use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to develop market competition.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G239.2-F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远帆;;从亚马逊的“Kindle Unlimited”服务看数字图书的发展趋势[J];出版广角;2014年16期
2 刘灿姣;姚娟;;中美电子书商业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出版;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荣胜;邢志国;;基于破坏性创新视角的电信新产品开发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6期
2 侯广辉;;破坏性创新:企业外包与企业边界决策分析——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年11期
3 刘超群;;商业模式的破坏性创新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8期
4 项国鹏;技术型企业的公司战略柔性的知识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5 李伯聪;;宏观经济视野中的创新扩散:突破壁垒和躲避陷阱[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8年00期
6 刘玮;吴延成;;基于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信号及需求收入弹性的产业前景分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劳铖强;曾云敏;;企业能力理论的熊彼特经济学解释[J];改革与战略;2008年04期
8 林奇;;广告超视听创意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吴峗;;中外数字出版企业定价模式比较[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0 张慧春;;使用技术措施保护电子书版权的新趋势[J];编辑之友;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云;杨湘浩;樊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与对策——基于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侯广辉;;超越市场与科层:中间组织状态形成的技术因素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定玉;张治觉;;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悖论及其“制衡-共生”关系的构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侯广辉;;超越市场与科层:中间组织状态形成的技术因素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吴定玉;张治觉;;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悖论及其“制衡-共生”关系的构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国平;基于隐性知识创造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齐严;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杨雪滢;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郑兵云;我国制造企业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余红胜;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郑刚;基于TIM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张洪石;突破性创新动因与组织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尹莉;竞争性垄断市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宋建元;成熟型大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机理与途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张军;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破坏性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彦磊;城市零售企业进入农村市场的破坏性创新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魏涛;创业型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邓昊丽;企业实施产业创新战略的途径和策略[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苏敏;三网融合下电视内容产品生产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张玲;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微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曹体杰;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以信息电子行业为例[D];浙江大学;2004年
7 彭斌;论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创造与选择[D];东南大学;2004年
8 魏国平;新兴技术管理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赵庆庆;技术资本的财务探索[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10 赵铁瑛;长春市民营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聂震宁;;数字出版:距离成熟还有长路要走[J];出版科学;2009年01期
2 孙亚飞;;美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启示[J];理论前沿;2009年2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宇,蔺雷,吴贵生;企业服务创新类型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9期
2 高昌林,张晶,马驰;用客体法采集创新数据及实施方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8年09期
3 李全起;对创造与创新的再思考[J];科学中国人;2001年07期
4 Larry Pendergrass;管理创新与激励[J];电子质量;2004年03期
5 李卫忠;;持续创新[J];微型机与应用;2007年07期
6 黄建宏;;软件企业创新的若干思考[J];经济论坛;2009年02期
7 任峰,李垣,刘晓敏;动态环境中不同控制方式对创新选择的影响[J];科学学研究;2004年S1期
8 熊励;孙友霞;刘文;李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研究进展[J];情报杂志;2010年08期
9 沈祖志,景劲松;国外产品创新成败因素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年04期
10 吴伟;王睿;;西安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J];网友世界;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郑贵斌;;“创新爆炸”轨迹及其启示[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2 吕福新;;浙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研讨会综述[A];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C];2008年
3 王琳;魏江;胡胜蓉;;服务创新分类研究[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麦绿波;;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优化兵器装备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徐二明;郑平;;通信运营企业的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的整合战略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孙德花;;第1章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评价总报告[A];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2010[C];2010年
7 孙兆刚;;创新失败学理论体系的建构[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李靖华;王荣鑫;;银行服务创新战略分析:浙江调查[A];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省政协第七、八届常务委员,,江南大学教授 张基温;创新——服务业发展之灵魂[N];山西日报;2008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杨杜;五大陷阱困扰企业创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3 杨吉;要创新,更要持续创新[N];光明日报;2007年
4 王建坤;持续创新:既残酷又美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麦肯锡纽约分公司资深董事 Joanna Barsh 麦肯锡波士顿分公司副董事 Marla M.Capozzi麦肯锡伦敦分公司资深董事 Jonathan Davidson;领导力与创新[N];国际商报;2009年
6 ;关于创新的思考[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7 陈宝明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颠覆性创新的挑战[N];经济日报;2013年
8 叶雷;伟大的企业如何持续创新[N];中国商报;2014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 林跃勤;创新是跨国投资成功的利器[N];中国信息报;2004年
10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大学中国科技金融研究中心 曹麒麟 毛道维;科技创新中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结合[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成;区域服务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创新能力与创新方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何鹏;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徐建敏;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过程及关键性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林海芬;引进型管理创新的企业家决策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程鹏;外部环境与组织柔性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孙金云;新兴市场企业的“模仿式创新”路径及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杨启国;创新发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彭光顺;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桂红;科技创新范式转向的哲学思考[D];东华大学;2011年
2 顾嘉佳;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评价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博;医院服务创新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4 孙阿楠;软件服务创新模式演化及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雅旎;基于突破性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龚黎明;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融资环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岚;企业模仿创新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8 胡育蓉;经济增长的创新模式与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9 冯斐;M公司创新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梁吉峰;经济哲学视野下的制度创新[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27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32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