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推动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升级——浅议201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顶层设计
[Abstract]:In 2014, China's economic reform continued to deepen, and the policy system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was continuously improved, which provided policy guida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At present, the policy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strengthened and guided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 promoted the overall competition level of the industry, and achieved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nt production and standards.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
【基金】:2013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产业集聚能力研究”(2013YBJJ024)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230.7-F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从实施效果看政策制定——《中国产业政策实证分析》[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38期
2 杜祥瑛,赵泽民,顾向阳,于沪生;关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实施手段的探讨与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03期
3 王伟;;日本近年机器人产业政策及发展计划[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8年06期
4 刘海波;;产业政策与新产业的发展[J];卫星与网络;2013年06期
5 高露,张典耀,王红梅;日、韩、台TFT-LCD产业政策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显示;2005年08期
6 李奇明,尹贻梅,刘志高;国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新趋向[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4期
7 杨东伟;;入世后我国IT产业政策的调整[J];科技潮;2002年04期
8 邢鹏举;;国内IPTV产业政策及其走势探析[J];现代视听;2009年05期
9 王晓春;网络发展在技术与社会关系中的特殊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03期
10 关白玉;“十五”期间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发展电子封装业──电子封装技术研讨会讲话(摘编)[J];微电子技术;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卢锋;;当前产业政策反思[A];西南汽车信息:2013年第7期(总第328期)[C];2013年
2 李蔚倩;;日本产业政策历程对对淄博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金融危机的分析视角[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3 孟琪;;地质勘查产业政策及其评估体系之构建[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殷华方;;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5 李宇华;刘文平;魏俊峰;赵超阳;朱锐;;美国GPS政策的演变规律及启示[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1 北斗/GNSS导航应用[C];2013年
6 陈少强;;全球经济形势及产业政策取向[A];第五届(2012)中国油脂化工行业年会论文集(补充)[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执笔 王元京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投资调控与产业政策课题组;产业政策并未过时[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新华;我国现行产业政策的评估[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3 苑德军;尽快制定国家金融产业政策[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凡言;知识经济如何影响产业政策[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5 记者 杨晓平;五类产业政策促进结构调整[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6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 陈钊;上海需要怎样的战略性产业政策[N];解放日报;2010年
7 记者 张逸潇 实习生 潘伟;市企联为企业解读产业政策背后的机遇[N];芜湖日报;2011年
8 冯晓芳 刘菊花;我国将发布工业设计产业政策[N];商务时报;2008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徐科;产业政策 指挥棒舞动 调结构奏出从容乐章[N];证券日报;2012年
10 苑德军;金融产业政策要谋划[N];中国改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泽一;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韩小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陈瑾玫;中国产业政策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5 高巍;完善我国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韶华;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徐潮进;基于产业政策的分析师盈余预测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罗增永;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谢源;美国等先进蔗糖国家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借鉴[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磊;论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转型[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赵鸿新;中国城镇化建设中区域产业政策的立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向立力;从冲突走向调和: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融合[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孙姝;产业政策全方位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廖鹏;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优先适用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6 吴楠;俄罗斯产业政策及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7 李键;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的关系[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晨;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D];延边大学;2014年
9 崔永植;韩国产业政策及其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10 闫乐薇;天津创意产业政策体系优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46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34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