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研究与中国学术出版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academic, talk about filling the gap, academic innovation too much, in fact, most people can not create anything new, can only do some academic inheritance work, a lifetime can translate a few books is a matter of boundless merit. Global history has repeatedly emphasized interaction. China draws nutrients from the world civilization and assimilat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This process will never end. In the western academic history, there is a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universal history" to "world history" to "global history". The concept of universal ni?er?sal history derives from Christianity, where history is a universal expression of God's actions. During the Enlightenment, the idea of redemption was secularized: "the inner progressive thought of universal reason will replace the principle of God's redemption plan." After entering the post-modern era, (world history) is not only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 certain country in the world.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
【分类号】:G23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孟钟捷;;评夏德明《全球视角下的全球史:在一个建立联系的世界中之理论与方法》[J];全球史评论;2013年00期
2 董欣洁;;变动世界中的世界史编撰[J];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02期
3 李俊姝;;马歇尔·霍奇森的世界历史思想[J];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巴特尔;雷继红;;反思与构建:全球史观视野下的草原文化[A];论草原文化(第九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丽云;先秦至汉唐时期西极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田汝英;“贵如胡椒”:香料与14-16世纪的西欧社会生活[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姣;基于湿地依赖—承载力的洞庭湖区系统耦合及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杨;“全球史观”在中国史研究中的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静;论19世纪末美国女性文官群体的社会阶层属性[D];辽宁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明;;全球史建构中的网络化想象[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12期
2 陈志坚;;《全球史杂志》简介[J];全球史评论;2009年00期
3 ;《全球史评论》约稿及体例要求[J];全球史评论;2010年00期
4 杨念群;;从“世界史”到“全球史”[J];读书;2011年04期
5 方维规;;“全球化”始于何时?——“现代世界的诞生”和“世界之变”[J];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华;林硕;;自我他者与和谐世界的构建——从“全球史”视野的思考[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2 张伟伟;;公元1000年以来全球史上的优越感与自卑感:无中心整体历史心理研究[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C];2010年
3 张伟伟;;论全球史整体研究[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4 张伟伟;;无中心全球史中的近现代中国与东亚新格局[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5 张伟伟;;无中心论与全球史——纪念弗兰克教授[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四辑)[C];2007年
6 王永平;;全球史与中国史研究[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7 梁占军;;一个新的世界史视角:全球史[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8 刘文明;;全球史在美国的兴起及其多元性[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9 张伟伟;;全球史中的中国史[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C];2005年
10 戴维·克里斯蒂安;张伟伟;;全球危机与史学的全球化——大历史与感悟当前危机[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六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志坚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杂志》:刊发全球史研究成果的重要阵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尼;全球史研究不应忽视人类文化的差异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王玖玖;首师大:全球史是具有前景的研究领域[N];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魏凤莲;《新全球史》的“新”[N];光明日报;2014年
5 ;什么是全球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何顺果;新全球史,让人从狭隘地域走向世界[N];光明日报;2008年
7 夏继果;通向全球史的两条路径[N];光明日报;2008年
8 刘文明;生态环境:全球史研究关注的问题[N];光明日报;2012年
9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刘文明;全球史:新兴的历史学分支学科[N];人民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薛倩;把传染病研究纳入全球史视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冠X;杰里·本特利对全球史探索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博;跨文化互动与全球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明娟;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58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35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