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文化运动”对汉字版式及书籍生产的影响
[Abstract]:The outbreak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led to a growing demand for cheap labour and energy under capitalism, and Britain waged the Opium War against coveted China. After that, with capitalism opening the door of China, the western advanced mode of production continued to spread. With the return of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the concept of design was gradually introduced and accepte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domestic innovation ideas continue to emerge. The outbreak of "New Culture Movement" is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for the layout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binding of books, and it can also be said to be a watershed for opening up modern "new" books, and the typography of Chinese charact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regardless of the arrange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punctuation marks, Printing technology, even the size of the opening, word spacing, line spacing, white space are unprecedented changes. What are the causes of these chan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typography before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and studies the typography, typography and production status of books caused b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West. Find ou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of the revolution of Chinese typography caused by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Further more, this paper sums up and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volution of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layout of Chinese characters, such as the left row, the new punctuation, the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Latiniz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ayout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production of books, and questions these influences, which leads us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e reservation and rej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23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大勇;传统绘画的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陈笑珊;;浅析平面版式设计中图片元素的运用[J];新闻世界;2012年04期
3 陈广学;;关于印刷专业学科内涵及学科体系的思考[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年04期
4 陶昌平;孙宝瑞;;论艺术设计之性[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边哲;;丰厚的设计内蕴 强劲的表现载体——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汉字资源作为主体设计元素的未来展望[J];前沿;2012年10期
6 解荟霖;;浅谈包豪斯对我国高职设计人才培养的借鉴意义[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陈瑞林;回归“术”与“艺”统一的原点——百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程新浩;;空间与平面的碰撞——平面不平版式设计艺术魅力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朱小尧;;试论日本现代招贴广告的艺术表现[J];齐鲁艺苑;2009年06期
10 王靖云;王卫军;;浅谈艺术设计史教学对于商业设计的作用与意义[J];青年文学家;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新思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2 杨勇;;中国清末民国时期招贴形态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仲晨;;平面设计——设计梦想开始的地方[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周平;陆苹;;中国平面设计的“胜利”曙光[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吴斌;;中国陶瓷包装的艺术设计探讨[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10年
6 裴临风;;刍议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招贴设计[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坚;龚鑫;;中国公益招贴设计的演进[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8 向静;;差异化的平面广告信息传播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9 陈晓环;王章旺;;现代美学与包装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董雪莲;;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创新理解[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彭亮;中西方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孔德明;造物的和谐[D];苏州大学;2011年
5 温润;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李泽清;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性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7 王军;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孙宝国;18世纪以前欧洲文字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林;近代福建基督教图书出版事业之研究(1842—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仲星明;中国古代印刷图形探源[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胡文锦;安徽民间装饰图案的应用价值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蒋璐璐;平面广告图形设计视觉创新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素娟;服装平面广告图形的同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梁爽;关于网络符号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文化现象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朴明实;关于纹章对现代标志设计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谷李炜;包装设计中书法应用之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马琳;海报设计中的象征符号[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漆晓雯;世纪末的“恶魔”[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17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41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