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编辑民族意识的历史演进
[Abstract]: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increasing crisis of national survival made Chinese intellectuals with the idea of national salvation explore to awaken and inspire the national spirit of the public through the publication of periodicals with the help of the special role of "printed language". Thus, it provides a strong ideological force for the cause of liberation and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 of "nationalization" of editors in this special period provides a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ity" of media editors at present.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分类号】:G23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东;;民国精神的形成与中国共产党的继承超越[J];武陵学刊;2014年06期
2 柯平凭;;再谈改造国民性与建设公民社会[J];武陵学刊;2015年01期
3 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秦弓;2004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扫描[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姚克波;;沈从文与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J];新闻界;2006年05期
3 谢f ;;多元视角中的深化——京派文学近30年研究综述[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顾金春;;1930年代文学期刊的办刊策略与社群凝聚[J];学术界;2012年09期
5 杨兰;;《大公报》里的左派女记者杨刚[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6 陈国球;;“抒情传统论”以前——陈世骧与中国现代文学及政治[J];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效宏;媒介话语,,现代传播中的个体呈现[D];四川大学;2006年
2 顾金春;1928-1937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冯玉龙;《大公报》与近代中国体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2 常瑞华;何心冷副刊编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廖敏;萧乾与《大公报·文艺》副刊[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4 任娜;沈从文与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史阳;朱启平战地通讯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大年;孙中山与中华民国[J];近代史研究;198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先;;当代戏剧创作中几个值得关注的新特点——兼谈话剧的“民族化”和“现代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3)[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朱小如;也谈“民族化”与“西方化”[N];文汇报;2005年
2 葛红兵;超越“民族化”和“西方化”[N];文汇报;2005年
3 奂平清;民族社会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1年
4 陈平原;从“民族化”到“多样性”[N];南方日报;2008年
5 胡智锋;对影视戏剧民族化的思考与探求[N];光明日报;2002年
6 马戎;“民族化”政策的影响及其后果[N];中国民族报;2010年
本文编号:2485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485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