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绛在个人文集中的编辑理念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敖慧仙;;从《钱锺书手稿集》看杨绛的编辑理念[J];编辑学刊;2014年04期
2 张志刚;;浅谈职教刊物编辑的基本职责及应具备的素质[J];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泽琦;;新媒体环境下期刊发挥传统优势和创新发展模式探讨——以《农村新技术》为例[A];第十二届2014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孟娜;《解放军报》女军人报道研究(2006-2010)[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琳;从守门人到开门人[D];山东大学;2012年
3 曹俊松;智猪博弈视角下图书跟风出版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4 朱虹;新媒体时代报业采编人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D];黑龙江大学;2014年
5 彭延荣;网络互动性对新闻语体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保纲;;在人生边上平心静气读杨绛[J];全国新书目;2007年19期
2 冯现冬;;依然一寸结千思——读杨绛《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J];出版广角;2008年01期
3 吴学昭;;杨绛借读清华之后[J];全国新书目;2008年21期
4 火源;家的梦——对杨绛《我们仨》的评论[J];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05期
5 ;杨绛:“我们仨”[J];今传媒;2010年06期
6 ;杨绛《一百岁感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J];记者观察;2013年08期
7 杨陈晨;;别让杨绛哭笑不由己[J];声屏世界;2007年05期
8 孙光星;;杨绛,一见钟情钱钟书[J];兰台内外;2009年01期
9 赵同林;;杨绛的文学翻译贡献述略[J];兰台世界;2012年22期
10 李婷雯;;杨绛文学翻译成就概要[J];兰台世界;2012年3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萌 整理;杨绛父亲深信 “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N];中国妇女报;2013年
2 深圳市宝安区 唐小林;杨绛对文学的敬畏[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洪子诚;对杨绛小说经验的细读、感悟与阐释[N];中华读书报;2014年
4 傅小平;杨绛新书思考灵魂问题[N];文学报;2007年
5 江苏省苏州十中校长、特级教师、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会员 柳袁照;杨绛:我还在寻觅归途[N];成都日报;2011年
6 周志飞;对比杨绛,觉醒“名利”[N];中国妇女报;2011年
7 浩衍;百岁杨绛:见证知识分子[N];江西日报;2011年
8 李靖 许志铭;百岁杨绛 与世无争[N];人民日报;2011年
9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 李萍;百年杨绛亦芳华[N];深圳特区报;2011年
10 商报记者 潘启雯;再过几天就是杨绛百岁生日[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璐;杨绛散文中的理性反思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余萌;论杨绛创作的喜剧精神[D];南昌大学;2008年
3 魏东;杨绛作品的语言艺术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应晓英;论杨绛文学创作的世情化倾向[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文娟;“隐”而不“没”—杨绛文学创作论[D];西北大学;2014年
6 张艳平;知识分子的心灵拷问[D];郑州大学;2014年
7 尹莹;论杨绛创作中的人文精神[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廖林玲;杨绛作品的喜剧性书写[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9 崔鑫婷;论杨绛在上海沦陷时期的戏剧创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徐晶;杨绛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书写[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4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574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