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19:55
【摘要】:当今时代,为进一步全面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已经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共识。物理教育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强调学校教育和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物理科普图书作为普及物理科学最先出现的载体之一,建国后物理科普图书的发展情况更是是当代物理科普发展的缩影。而一定历史时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和呈现形式,可以体现当时科普事业发展的重点和特点。本研究对建国以来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和呈现形式进行分时期的定量研究,梳理出科普图书的历史脉络,客观地反映发展历程。研究一是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的总体调研。为对建国后的物理科普图书的演变历程有整体的把握,本研究根据建国以来的《全国总书目》,整理出物理科普图书的书目,共计1753种,并对图书进行搜集,梳理出其概貌特征,主要包括图书的种类数量、编著形式、作家及读者群体。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物理科普图书的种类数量迅猛增长,且呈现不断向好的发展势头。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优秀的物理科普图书得到了大力挖掘。其中,引进版物理科普图书的来源国从以苏联为主逐渐向以欧美国家为主过渡,而以日韩为主的亚洲引进的地位也在逐渐凸显。(2)在改革开放之后形成了以教育工作者为主的作家群体,而科学家群体也将成为今后物理科普图书的中坚力量。青少年学生是建国至今的主要读者群体,同时,儿童读物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出版市场的占比呈直线上升,物理科普图书的读者群体在逐渐地向年轻化发展。研究二是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研究。在统计分析了图书的内容主题分布情况后,将图书的内容按不同的主题再次进行知识点划分,并进一步分析样本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进而找出不同历史时期物理科普事业的重点和特点。结论如下:(1)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大多以物理知识类为主,但随着科普观念的变化,科普内容不再仅仅极限于物理知识,而是将视角广泛地延伸到物理思想、方法和精神等范畴,使得物理文化类图书的地位逐渐凸显。(2)物理知识类和实验类科普图书的选题大多包含了各个主题的综合性知识,且仍在稳步上升,使得选题进一步综合化。而在单独介绍某一主题的专题化物理知识类图书中,现代物理学主题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3)物理史类图书是物理文化类图书中的重点普及内容,其中的原子物理和现代物理的发展历程得到了更高的关注。物理传记类图书作为深化改革期主要的文化类图书,更加关注爱因斯坦、牛顿和伽利略等著名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和科学成就。研究三是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在对各时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呈现形式进行定量分析后,根据图书的印刷数量筛选出样本,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各时期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特点。接着,采用比较研究法,对各时期图书的呈现形式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差异及演变历程。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的物理科普图书均以讲解式为主,但其占比在逐渐下滑,同时呈现形式更为丰富的其它式图书的占比在逐渐上升。其中,漫画式图书的出现不仅在呈现形式上得以突破,还深受读者的青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物理科普图书的体例大多以“标题+正文”为主,但在改革开放后,图书的形式和体例逐渐丰富起来,更多的图书会利用不同的栏目对正文内容进行拓展。(3)建国初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呈现更侧重于文字描述,但随着时期的发展,无论从图片的数量还是大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更多的图书图文并茂,迈入“读图时代”。同时,图片的彩色印刷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幅度和发展空间。根据以上的分析结论,关于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启示如下:科普观念相对滞后,需加快转变步伐;应继续扩展物理科普图书内容的选题思路;应坚持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39.29
【图文】: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


引进版?

物理科


,354 种物理科普图书的作者为教育工作者,所占比例最大,为仅有大多从事物理研究的大学教育工作者,少数的从事物理教学作者,还有部分像迪斯拜齐奥这样的著名教育家,他们将自身在中对物理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普及给大众。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越发意识到科学普及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科普事业之中,使科学家群体在物理科普图书的出版份额中的地显。建国起来国外引进的《第一推动丛书》、《金羊毛书系》等书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普龙;任旭;郝生跃;;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现状及其对策[J];出版广角;2014年Z3期

2 石婧;;给少儿科普插上漫画的翅膀——韩国少儿科普漫画图书热销之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年08期

3 包红梅;刘兵;;蒙文医学科普图书调查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06期

4 陈桃珍;;引进版科普图书出版形式的变化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陈桃珍;;我国引进版科普图书品种类别的变化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刘新芳;史玉民;;1949—1965年全国科普图书统计研究——基于《全国总书目》的计量分析[J];学术界;2009年02期

7 张天竹;;关于少儿科普图书表现形式的调查分析[J];东南传播;2009年03期

8 石顺科;;英文“科普”称谓探识[J];科普研究;2007年02期

9 张淑芳;;浅谈科技图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问题[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10 黄一九 ,陈桃珍;科普图书的出版现状与对策[J];中国出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虎;王伟;;1990-2001年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状况调研报告[A];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陆强;中国兽医图书出版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露露;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黄蕾;青少年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及呈现形式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3 王晶;新形势下我国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营销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孟雷;国内外少儿科普图书案例分析及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梁璐;我国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俊民;新课改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科研内容及其变化趋势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袁芳;普通高中物理实验要求、内容与形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陈桃珍;改革开放30年引进版科普图书出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吕韶伟;关于我国科普图书出路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谢恭芹;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16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716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