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民营图书出版业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239.2-F
【图文】:
分之一在水面上。”6嗣后很多学科和领域都用“冰山理论”来解释一些隐藏在“可见之物”背后起重要作用的“看不见”的那一部分事物。我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也符合这样的特征。如下图1.1所示:如果把我国图书出版业比作一座庞大的冰山,那么国有图书出版业尤其是出版社是这座冰山最上端的部分,他们凸出于海平面之上,代表着我国图书出版在法律意义上的基本布局。然而国有图书出版业数量较少,尤其是出版社全国只有不到600家。与国有出版业相比较,处于海平面之下的还有大量的民营图书出版业企业,尤其是民营图书文化公司。大量的民营图书文化公司参与了图书出版产业的全产业链和一体化运作,而且其数量庞大。可以说,民营图书文化公司除了没有图书出版的名义,拥有的图书出版的一切。由于民营图书文化公司没有出版权,因此我国图书出版业所有的产能最终都是通过图书出版业上游的570余家国有出版社来进行释放,由此助力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业在图书出版规模上的“井喷”状态。图1.1中国图书出版业“冰山结构”现状图合合法法 法法法法法法法 主主主主 主主体 体 黔黔黔黔 黔蘸蘸黝蒸巅瓢瓢纂纂蘸蘸】篡鬓鬓*本图自绘在描述民营图书出版业数量的同时
传播有限公司和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公司等。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从事文化艺术类和旅游类图文书籍的策划、编辑、制作和销售。如图3.3,以“紫图(ZITO)”为标志的图书己成为我国图书出版业最著名的品牌之一。“紫图”图书在内容、形式和装帧均不断创新,因此成为精品图文书的著名品牌。北京读图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出版了数百种传统文化书籍,“品茶馆”是其开发的知名图书品牌,是茶文化图书市场的主流读物。上海大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迄今为止策划出版的图书约有400余种,形式主要为图文版。大雅文化先后出版了《大雅中国旅行图鉴》《大雅现当代名家游记散文丛书》《大雅中外艺术大师画传丛书》《雅俗中国丛书》《大雅游吟系列》《重读中国系列》《中国经典名著系列》《大雅红楼文化丛书》和《大雅轻小说》等图书,内容涉及文化、艺术、历史、人文、旅游和文艺小说等领域。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公司依托《传奇》《风尚》《奇趣大自然》等独家影视资料,编著了人文、历史和法制等诸多领域的优质图文图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荣毅;畅销书时代来了吗?![J];出版参考;2004年25期
2 任淑杰;;成为“畅销书作家”的“制造者”[J];出版参考;2008年Z1期
3 刘翠霞;;畅销书的文化批判——大众文化传播视野里的畅销书及畅销书时代[J];出版广角;2002年10期
4 汉初;;美术图书出版领域中的“啃老”[J];美术观察;2010年06期
5 张文红;;蓦然回首 书事流金——近30年中国大陆畅销书出版与阅读分析[J];出版广角;2008年10期
6 柳西鸣;;畅销书:“眼球经济”的亮点[J];出版广角;2002年10期
7 杨虎;;畅销书运作中的五种常用营销策略[J];出版广角;2003年08期
8 ;康佳方正携手进军移动数字出版领域[J];个人电脑;2007年07期
9 ;微博书为何长不大?[J];出版参考;2011年21期
10 高欣;“畅销书时代”话营销[J];编辑学刊;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东发;卞卓舟;;新媒体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胡昌华;;数字出版发展的几个向度[A];出版科学探索(第8辑)[C];2008年
3 卞葆;;抵制知识欺骗,加强编辑自律[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程飞;;中国图书市场计算机畅销书调研与运作探析[A];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4年
5 马美著;;入世与地方出版社的发展[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6辑[C];2003年
6 蔡克难;;试论科技类图书编辑的培养[A];论责任编辑的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C];2000年
7 张峰;;数字化出版与出版数字化[A];中国编辑研究(2005)[C];2005年
8 蔡学俭;;刘杲及其《出版笔记》[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9 刘琼;;千里马何来——试论编辑人才的培养[A];编辑人才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段勇;;学报编辑业务网络化[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缪宏才(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转型需要攻克的五个问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2 记者 朱音;中美将在语言类出版领域深化交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廖小珊;郑铸东:打造数字发行领域的“空中超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付明;纵深发展忙“瘦身” 跨国并购拓市场[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许潞;童书数字化时代何时到来?[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杨为民;少儿社欲启“听书”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甄西;老牌社下滑 中小社凸显生机[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丁文;推动两国深化出版领域交流与合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9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执笔人 杨毅;少儿畅销书进入多元时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10 记者 陈炜敏;我省非遗出版物受关注[N];济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蒙之;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民营图书出版业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易图强;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庆勇;穿行在艺术女神与经济巨人之间[D];吉林大学;2012年
4 孙宇;医学出版社系统环境分析与定位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5 胡誉耀;我国出版集团公司治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李霄;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潘文年;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袁琳;中国数字图书消费市场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9 王鹏涛;读者信任视角下的出版品牌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马德永;国际传媒集团的成长与变革[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成芳;从2011年开卷畅销书排行榜看畅销书的选题策划[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2 邓飞燕;2000年至2008年中国大陆畅销书特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毛蓉蓉;新世纪以来文学类畅销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侯娅南;21世纪以来我国生活类畅销书的出版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5 林淼;图书传播策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李晓舒;中国新动漫出版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7 武将;插图与载体之间的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陈银霞;教辅图书出版的现状和未来走向预测[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侯笑宇;论我国出版法律监管[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黎;现状与展望:新时期英语图书出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9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72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