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我国数字出版机构与传统出版机构博弈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8 12:27
【摘要】:由于新兴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影响,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变化,今天中国出版业正处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旧的生产方式、行业秩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出版系统中的各个机构都已经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信息数字化技术在出版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出版的手段和方式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出版媒介也因此而出现多样化的媒介形式,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改变着大众传播业的格局,以kindle、ipad、iphone、为代表的新型阅读终端出现,使得世界范围内出版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在我国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出版业的变革进程速度也逐渐加快。为了对在发生的变化进行准确深刻的观察、描述和分析,本文突出探究新兴的数字出版机构与传统出版机构之间的竞争和博弈,希望能为变革中的我国出版业能健康良性的发展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 本文从出版生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的出版生态系统的深度影响,创新性的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目前信息数字化技术影响下的出版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通过分析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出版生态的各个组成部分出版媒介、印刷复制企业、发行网络、出版管理部门、出版资源、读者群体和出版科研部门的深刻影响,以此来界定新兴数字出版生态的新的组成部分。信息数字化技术对出版生态的影响包括:一、出版媒介在数字出版生产链上逐渐分化为出版产品发布平台和阅读终端,这两类出版媒介在整个出版生产链条上分工距离拉大;二、互联网网站成为数字出版产品的集散地和交易平台;三、数字技术推动了载体形式研发,无论是网站的结构形态还是数字阅读的终端的多样和更新换代的频繁都是在信息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完成;四、单纯进行信息复制和发行的机构逐渐淡出出版生态系统,读者通过阅读终端直接下载内容省略了印刷复制和发行的环节:五、读者的阅读习惯逐渐改变,纸媒等传统媒介不再成为读者的主要阅读介质:六、出版资源空前丰富,特别是内容资源,数字技术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发布者;七、以介质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将会被逐渐打破。以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产品发布平台、网络通讯服务商、阅读阅读终端提供商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数字出版生态系统逐渐成型。 新旧生态系统转换交替的历史时刻,出于对我国传统出版和新兴数字出版机构如何应对这个历史性机遇和挑战这个重大问题的关切,基于本文对新兴数字出版生态组成部分的界定,笔者对我国目前的出版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出版机构在这场变革中遭遇的发展窘境和数字出版机构在迅猛发展的同时面临的发展瓶颈,笔者着重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对中国出版行业竞争态势进行描述与分析,为我国的出版机构在未来的出版生态中占有一席之地,提出发展数字出版的策略性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239.2-F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霞;正确认识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J];新闻出版交流;2002年Z1期

2 ;与中国出版同步 为中国出版服务[J];出版广角;2000年07期

3 蒋云峰,蒋保纬;传统出版应对网络出版的对策研究[J];大学出版;2003年01期

4 简祯;;数字网络环境下我国传统出版社的应对思考[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7年03期

5 郭艳秋;;出版传播基本模式与网络出版[J];中州学刊;2007年04期

6 梁静;;传统出版社:如何迈出数字出版的第一步[J];中国出版;2007年10期

7 刘琼;;传统出版人的怕与爱——数字化对传统阅读空间是拓展还是掠夺[J];编辑学刊;2008年01期

8 王慧;熊健敏;陈良强;;机构知识库:再造学术出版消费流程[J];现代情报;2009年05期

9 杨九诠;陈鹏;;数字出版,内容为王乎?[J];出版参考;2009年27期

10 曾广翘;;数字化出版形式下传统科技期刊的出路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吕靖;秦昕;张宣;佟笑;马莉莉;;由“内容为王”谈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朱瑶;;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实现全媒体出版的可行性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申心刚;;我国数字出版现状及发展的思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4 王续文;;关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思考[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9辑)[C];2010年

5 黄丽艳;;数字化出版是现代期刊发展的方向[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6 杨兆弘;;科技期刊网络化出版对策探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陈立敏;;数字传媒时代医学编辑素质的新要求[A];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范君;;科技期刊网络传播与数字出版人才培养[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孝纯;;打造品牌书与塑造名牌社[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9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东方出版中心总编辑 宋焕起;数字时代,传统出版“要讲究,不能将就”[N];文艺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婷;数字内容助力传统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3 邓文雷 编译;传统出版依然主导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陈静;2020年 传统出版单位完成数字化转型[N];中国证券报;2010年

5 实习记者刘玉萍;传统出版转型迫在眉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华音;商务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同时“走出去”[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7 任晓宁;数字化转型,传统出版何处发力?[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记者 罗添;传统出版商借“微型小说”尝试数字化发行[N];北京商报;2010年

9 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 张毅君;传统出版仍占主角 大力发展新兴业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10 杰森·品特 翻译 林成林;维利让传统出版的蛋糕少了一大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驰;网络出版的运行机理研究及其运行流程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陈邦武;出版业中创意资源配置的历史演变[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军娜;我国数字出版机构与传统出版机构博弈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晏;技术力量对传统出版产业的影响[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3 卢丽莉;我国传统图书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刘一霖;基于内容层面的手机图书出版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炯;网络图书出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于爱群;学术期刊开放存取出版及其我国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明海;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调控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8 李馥华;试析网络文学中的“挖坑”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振敏;按需印刷在我国传统出版社的发展探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5年

10 胡美会;重庆市图书出版单位数字出版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60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760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2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