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畅销动因的传播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1-01-05 07:07
  《百家讲坛》自2004年改版以来逐渐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依托电视栏目《百家讲坛》主讲人演讲稿而成的《百家讲坛》系列图书很快也成了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出版品牌。自中华书局2004年10月将清史专家阎崇年在《百家讲坛》栏目的演讲稿“清十二帝疑案”结集成《正说清朝十二帝》出版并大获成功以来,以《百家讲坛》栏目演讲稿为底稿的《百家讲坛》系列图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书业神话。本文在搜集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试图在对《百家讲坛》系列图书进行性质界定的前提下,从传播学角度对《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畅销的动因进行全方位解析,进而分析它对整个出版界的启示以及它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文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对《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的热销状况进行了具体描述,为后面几部分的理论分析做了铺垫。第二部分主要对《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的性质进行了界定,它是依托《百家讲坛》栏目讲稿而成的电视图书,并对电视栏目《百家讲坛》及电视图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要梳理和描述。第三部分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的畅销动因进行了分析。本部分是全文重点,运用拉斯韦...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的传播属性界定
    第一节 《百家讲坛》节目的合理定位
    第二节 《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的传播属性界定
第二章 《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的畅销动因的传播学解读
    第一节 传播人员——电视人、主讲人和出版人三方合力打造
        1.1 电视人的先期把关
        1.2 主讲人的独特魅力
        1.3 出版人的后期营销
    第二节 传播内容——以史为主的传统文化类内容契合了大众需求
        2.1 选题符合了社会回归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
        2.2 选题点燃了人们内心的传统文化因子
    第三节 传播媒介——多种媒体互动与合作的巨大影响力
        3.1 电视媒体的特征
        3.2 图书媒体的特征
        3.3 电视图书的优势效应
        3.4 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对大众的指引
    第四节 受众——面向最广大普通民众的定位
    第五节 传播策略——全方位多角度的营销策略
        5.1 《百家讲坛》系列图书采取的营销策略
心得》营销策略个案分析">        5.2 于丹《<论语>心得》营销策略个案分析
第三章 《百家讲坛》系列图书传播过程对出版界的启示与警示
    第一节 《百家讲坛》系列图书的传播过程对出版界的启示
        1.1 选题应满足读者潜在需求
        1.2 出版应加强与其他媒体的互动与合作
        1.3 出版应加速产业化运作
        1.4 出版应做足品牌延伸
    第二节 《百家讲坛》系列图书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出版业的警示
        2.1 炒作化操作致使出版思想性减退
        2.2 重复跟风出版造成出版资源浪费
        2.3 拷贝电视内容导致图书原创性弱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出版对电视讲座的克隆[J]. 王勇.  今传媒. 2009(01)
[2]学术明星:文化传播与大众传媒对接的产物[J]. 章芝羚.  今传媒. 2007(12)
[3]电视图书的发展状况及畅销潜力[J]. 李奉明,何绍仁.  大学出版. 2007(03)
[4]“整盘待发”——春夏童书市场分析[J]. 徐尚青.  出版参考. 2007(15)
[5]从《于丹<论语>心得》看畅销书运作的新模式[J]. 吴秋余.  中国图书评论. 2007(05)
[6]主题阅读类图书的特点、意义及研发[J]. 仝冠军.  中国出版. 2007(03)
[7]论媒介生态与传媒业科学发展观的构建[J]. 杨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8]做电视科教节目的王牌——访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J]. 赵允芳.  传媒观察. 2006(11)
[9]解析“易中天”的文化意义[J]. 慕陈唐.  学习月刊. 2006(17)
[10]《百家讲坛》的品牌炼金术[J]. 杨丽媪.  广告大观(媒介版). 2006(05)

硕士论文
[1]电视图书的出版状况及畅销因素分析[D]. 李奉明.北京师范大学 2008
[2]出版品牌传播研究[D]. 孙黎.武汉理工大学 2007
[3]央视《百家讲坛》大众化传播研究[D]. 杨丽艳.华东师范大学 2007
[4]跨媒体互动与合作[D]. 陈丹娥.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58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2958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c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