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著作出租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1 08:53
  2001年10月修订的《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规定了著作出租权,同时在该法的第41条第1款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出租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著作出租权在我国法上的引入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又一体现。本文试图通过对著作出租权的立法研究、权利行使的理论探讨,并从权利穷竭制度的发展历程出发对涉及著作出租权制度的几个问题作出响应,以期引起理论界对著作出租权研究的重视。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著作出租权概述,通过对著作出租权的初步分析,笔者将著作出租权定义为:著作权人、邻接权人依法享有的许可他人有期限地使用其作品或邻接权客体并获得报酬的权利。为了进一步厘清著作出租权,笔者通过分析美国、日本、欧盟、我国台湾及国际相关公约,如TRIPS协议、WCT(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WPPT(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对著作出租权相关规定,并结合我国著作权相关法律对出租权的规定,总结著作出租权的两种立法模式,一是结合式,即将其纳入发行权中,将作品出租视为作品发行的一种方式,出租权包含在发行权中;二是单列式,即将出租视为独立的作品使用方式,出租权和发行权各自分...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著作出租权概述
    (一) 著作出租权的概念解析
    (二)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著作出租权保护的立法概况和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
    (三) 我国著作出租权保护的立法
    (四) 对各国著作出租权立法的评论
二、著作出租权的构成要素分析
    (一) 著作出租权的主体
    (二) 著作出租权的客体及其范围
    (三) 著作出租权的权利内容
    (四) 著作出租权的取得方式
    (五) 著作出租权制度上几个问题的探讨
三、版权穷竭制度及其对著作出租权制度之影响
    (一) 版权穷竭制度的基本理论
    (二) 作品载体的演变与版权穷竭制度
    (三) 版权穷竭制度对著作出租权制度的影响
四、著作出租权侵权及其救济
    (一) 著作出租权侵权模式探讨
    (二) 认定著作出租权侵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 著作出租权侵权之救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出租权[J]. 秦亚东,崔艳峰.  河北法学. 2007(08)
[2]论出租权的实施方式[J]. 刘蔚文.  湖北社会科学. 2007(05)
[3]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反思与重构[J]. 于玉,纪晓昕.  法学论坛. 2007(03)
[4]知识产权法中的权利穷竭原则[J]. 张永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4)
[5]作品出租权探讨[J]. 李龙亮,黄庆.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4)
[6]作品出租权的比较研究[J]. 伍祚隆.  比较法研究. 2003(01)
[7]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研究[J]. 杨志军.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02(01)
[8]论作品出租权[J].   人民司法. 2002(01)
[9]论著作权法中的平衡精神——以版权穷竭制度为个案[J]. 钟瑞栋.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01(01)
[10]保护作品出租权的立法思考[J]. 蔡宝刚.  学海. 2001(01)



本文编号:3010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010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5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