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追续权制度设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2 10:20
追续权是艺术家从作品原件的转售中分享利益的权利。该制度起源于法国,现为七十余国家和地区所采用。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顺应国际趋势和国际公约号召,引入了追续权制度,引发学界热议。时至今日,追续权制度已伴随著作权法修改草案连易三稿,但关于我国设立追续制度的研究仍属空白。本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探讨,在分析各学说的基础上,认为追续权具有人身性,但并非著作人身权,而是特殊的著作财产权。我国设立追续权制度具有正当性:从目的论的角度看,追续权不仅契合公民团结互助的善良风俗,更重要的是尊重和保护作者的人格;从后果上看,追续权制度不仅起到激励创作的重要作用,还是著作权法调整不同作者在利用作品取得收益机会上的不平等的重要手段,纠正利益失衡,实现分配正义。从市场、政策和法律的角度看,我国设立追续权制度不会对艺术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具备设立追续权制度的市场、政策和法律基础,因此具有设立追续权制度的可行性。本文在对比分析域外立法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设立追续权制度应采取嵌套的立法模式,将追续权制度设置于著作权法之内,并独立于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我国设立追续权制度应当排除使用艺术作品、复制作品、手稿作...
【文章来源】: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0.1 选题背景
0.2 选题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4 研究方法
0.5 论文结构
0.6 创新与不足
1 追续权制度概述
1.1 我国设立追续权制度的政策和法律背景
1.2 追续权的概念和特征
1.3 我国设立追续权制度的主要问题
2 设立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和可行性分析
2.1 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2.1.1 设立追续权制度具有道德价值
2.1.2 设立追续权尊重和保护作者人格
2.1.3 追续权制度实现艺术品转售收益的分配正义
2.1.4 追续权制度纠正艺术家与其他作者获酬机会失衡
2.1.5 追续权制度激励艺术家创作
2.2 我国设立追续权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2.2.1 艺术品市场发展为追续权制度的设立奠定基础
2.2.2 政策和法律支持为设立追续权制度提供保障
2.2.3 域外制度实践为设立追续权制度提供借鉴
3 追续权制度域外考察
3.1 域外追续权制度概述
3.1.1 国际公约和区域性立法
3.1.2 大陆法系立法
3.1.3 英美法系立法
3.2 嵌套式立法模式和独立式立法模式的域外考察
3.2.1 立法模式概述
3.2.2 嵌套式立法模式和独立式立法模式比较分析
3.3 追续权客体范围域外考察
3.3.1 追续权客体的多样性和扩张趋势
3.3.2 作家和作曲家的手稿作为追续权客体
3.3.3 实用艺术作品作为追续权客体
3.3.4 追续权客体的制定标准
3.4 追续权主体范围域外考察
3.4.1 受遗赠人作为追续权主体
3.4.2 非自然人作为追续权主体
3.5 追续金规则的域外考察
3.5.1 转售的形式:私下转售、拍卖、有专业人员参与的非拍卖交易
3.5.2 总额提取与差额提取的收益确定方法比较分析
3.5.3 追续金基准金额
3.5.4 固定值与分级累进追续金计算标准的比较分析
4 我国设立追续权制度的立法建议
4.1 追续权制度立法基本原则
4.1.1 保护作者正当权益原则
4.1.2 激励创作和促进艺术文化发展原则
4.1.3 平等保护原则
4.2 明确我国追续权制度立法模式
4.2.1 追续权应当置于著作权法之中
4.2.2 追续权是特殊的著作财产权
4.3 界定我国追续权客体
4.3.1 追续权的客体是视觉艺术作品
4.3.2 追续权客体排除实用艺术作品和复制品
4.3.3 追续权客体排除手稿和美术作品样品
4.4 界定我国追续权主体范围
4.4.1 追续权主体包含继承人
4.4.2 追续权主体排除受遗赠人
4.4.3 追续权主体排除非自然人
4.5 设立追续金制度的立法建议
4.5.1 提取对象为有艺术市场专业人员参与的转售收益
4.5.2 合理设置基准金额
4.5.3 选择固定模式的追续金计算标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追续权制度构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顾成博. 理论月刊. 2015(11)
[2]追续权的理论基础及制度建构[J]. 陈巧巧. 韶关学院学报. 2015(09)
[3]社会规划理论对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启示[J]. 李易航. 中国版权. 2015(02)
[4]论我国著作追续权制度的构建[J]. 吴亚虹. 法制与社会. 2015(09)
[5]德国追续权制度及其借鉴[J]. 韩赤风. 知识产权. 2014(09)
[6]美国追续权制度:立法演进与理论解说[J]. 李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7]比较法视域下我国追续权制度的构建[J]. 刘宁,戴蕾. 电子知识产权. 2014(07)
[8]追续权立法研究——以艺术市场信息获取障碍为视角[J]. 戴哲.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9]追续权的争议焦点与立法动议[J]. 卢纯昕. 河北法学. 2014(08)
[10]追续权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探析——以《著作权法》修改为契机[J]. 戴哲.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本文编号:3059095
【文章来源】: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0.1 选题背景
0.2 选题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4 研究方法
0.5 论文结构
0.6 创新与不足
1 追续权制度概述
1.1 我国设立追续权制度的政策和法律背景
1.2 追续权的概念和特征
1.3 我国设立追续权制度的主要问题
2 设立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和可行性分析
2.1 追续权制度的正当性分析
2.1.1 设立追续权制度具有道德价值
2.1.2 设立追续权尊重和保护作者人格
2.1.3 追续权制度实现艺术品转售收益的分配正义
2.1.4 追续权制度纠正艺术家与其他作者获酬机会失衡
2.1.5 追续权制度激励艺术家创作
2.2 我国设立追续权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2.2.1 艺术品市场发展为追续权制度的设立奠定基础
2.2.2 政策和法律支持为设立追续权制度提供保障
2.2.3 域外制度实践为设立追续权制度提供借鉴
3 追续权制度域外考察
3.1 域外追续权制度概述
3.1.1 国际公约和区域性立法
3.1.2 大陆法系立法
3.1.3 英美法系立法
3.2 嵌套式立法模式和独立式立法模式的域外考察
3.2.1 立法模式概述
3.2.2 嵌套式立法模式和独立式立法模式比较分析
3.3 追续权客体范围域外考察
3.3.1 追续权客体的多样性和扩张趋势
3.3.2 作家和作曲家的手稿作为追续权客体
3.3.3 实用艺术作品作为追续权客体
3.3.4 追续权客体的制定标准
3.4 追续权主体范围域外考察
3.4.1 受遗赠人作为追续权主体
3.4.2 非自然人作为追续权主体
3.5 追续金规则的域外考察
3.5.1 转售的形式:私下转售、拍卖、有专业人员参与的非拍卖交易
3.5.2 总额提取与差额提取的收益确定方法比较分析
3.5.3 追续金基准金额
3.5.4 固定值与分级累进追续金计算标准的比较分析
4 我国设立追续权制度的立法建议
4.1 追续权制度立法基本原则
4.1.1 保护作者正当权益原则
4.1.2 激励创作和促进艺术文化发展原则
4.1.3 平等保护原则
4.2 明确我国追续权制度立法模式
4.2.1 追续权应当置于著作权法之中
4.2.2 追续权是特殊的著作财产权
4.3 界定我国追续权客体
4.3.1 追续权的客体是视觉艺术作品
4.3.2 追续权客体排除实用艺术作品和复制品
4.3.3 追续权客体排除手稿和美术作品样品
4.4 界定我国追续权主体范围
4.4.1 追续权主体包含继承人
4.4.2 追续权主体排除受遗赠人
4.4.3 追续权主体排除非自然人
4.5 设立追续金制度的立法建议
4.5.1 提取对象为有艺术市场专业人员参与的转售收益
4.5.2 合理设置基准金额
4.5.3 选择固定模式的追续金计算标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追续权制度构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顾成博. 理论月刊. 2015(11)
[2]追续权的理论基础及制度建构[J]. 陈巧巧. 韶关学院学报. 2015(09)
[3]社会规划理论对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启示[J]. 李易航. 中国版权. 2015(02)
[4]论我国著作追续权制度的构建[J]. 吴亚虹. 法制与社会. 2015(09)
[5]德国追续权制度及其借鉴[J]. 韩赤风. 知识产权. 2014(09)
[6]美国追续权制度:立法演进与理论解说[J]. 李岩.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7]比较法视域下我国追续权制度的构建[J]. 刘宁,戴蕾. 电子知识产权. 2014(07)
[8]追续权立法研究——以艺术市场信息获取障碍为视角[J]. 戴哲.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9]追续权的争议焦点与立法动议[J]. 卢纯昕. 河北法学. 2014(08)
[10]追续权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探析——以《著作权法》修改为契机[J]. 戴哲.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本文编号:3059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059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