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杂志关于国民性问题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新月》杂志关于国民性问题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学者们将眼光从制度的维新升华到思想文化心理层次上,从而开始研究精神文明深层结构的中国国民性问题。因此,开始出现并形成了一股“新国民”思潮。通过批判国民劣根性,探讨国民与民族、国民与国家的关系,把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革新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向了一个高潮;通过反思与批判,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实现国家的强大,关键是弘扬新的国民精神、塑造新国民,即实现人的近代化与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造国民性”思潮就是一场人的近代化运动,在思想理论方面为今天国民精神的重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新月》杂志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以胡适、罗隆基为代表知识分子在的《新月》上发表了大量国民性文章,揭示国民性缺失,其作品中围绕国民性问题所论述的各个方面和独到观点已伸展到该命题的各个重要领域,为后人的学术思索映现出一个系统、清晰的轮廓。因而,就其命题的价值,思考的深度、幅度以及论述的涵盖面来看,《新月》同人的国民性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形成了其独特的自我体系。 本文打破过去或偏重文学艺术或偏重政治思想的单向度研究,将《新月》置于政治思想史的统一框架中。通过对《新月》杂志国民性的讨论,并进行了简要评述,并藉此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该研究的价值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目前的社会变革提供一些有益的思想启示。
【关键词】:《新月》杂志 国民性 国民性改造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39.29;D09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绪论8-14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回顾8-12
- 一、 选题缘起8
- 二、 研究回顾8-12
- 第二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12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12-14
- 一、 研究意义12-13
- 二、 主要内容13-14
- 第二章 《新月》杂志的基本情况14-19
- 第一节 《新月》杂志的创立14-15
- 第二节 人员构成15-17
- 第三节 《新月》杂志从文艺取向到政治取向的转变17-19
- 第三章 《新月》同人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19-32
- 第一节 近代国民性问题的背景19-21
- 第二节 《新月》杂志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21-32
- 一、 奴性心理23-26
- 二、 缺乏进取精神26-28
- 三、 国家观念淡漠28-30
- 四、 等级观念严重30-32
- 第四章 《新月》杂志关于国民性改造问题的举措32-39
- 第一节 以人权、法治破奴性和等级观念32-35
- 第二节 以思想自由塑造独立精神35-37
- 第三节 以新文学改造保守性37-39
- 结语39-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6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家庆;一部探索国民性改造之规律的力作——读《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2 肖南龙;论国民性改造是毛泽东晚年思想发展的主线[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谭献民;“四有”新人论是对中国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的科学总结[J];毛泽东思想论坛;1997年02期
4 肖南龙;论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历史地位[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周德丰;关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思[J];理论前沿;2004年05期
6 韩明港;;反思“国民性”:儒家政治哲学与“国民性”论题的产生[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刘小平;道家文化与二十世纪国民性改造思潮[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冯玉文;李宜蓬;;中国国民性真的存在吗[J];船山学刊;2006年01期
9 张春燕;;试析梁启超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论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谢海军;;历史方位与文化价值观改造的多维度分析[J];长白学刊;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唐振常;;旧话重提——关于国民性改造[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2 ;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目录[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3 陆克寒;;瞿秋白“苏俄形象”的跨文化建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新论[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4 韩经太;;躬行君子与忘言名道——全球语境下中华文明的典型塑造[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5 钟军红;;论胡适“五四”时期对“团圆”观念的否定[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6 张业松;;胡风理论的错位与遭际[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7 吴福辉;;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京派小说选》前言[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8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金林;叶圣陶“读”出来的沈从文[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鄢烈山(评论家);叶公超的气度与才识[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刘作忠;1924年:“国剧运动”策源于美国[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董强 武景生;张R秃秃焐涔适耓N];解放军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赵志研;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第一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全国青联委员 理纯;“五四”爱国精神是我们图强的动力[N];北京日报;2009年
7 王彬彬;胡适、鲁迅与陈德征[N];文学报;2010年
8 王小鲁;谁害怕鲁迅先生?[N];经济观察报;2010年
9 鄢烈山;“独立人格,批判意识”:我所理解的鲁迅风格或鲁迅精神[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孙波;道途不尽说《原野》[N];西部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米华;早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非;国民经济的人文内核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教军章;中国近代国民性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阈及其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赵传海;中国社会主义路径走向的民族文化解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明贵;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肖南龙;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志松;毛泽东社会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新月》杂志关于国民性问题的分析[D];吉首大学;2013年
2 王宣人;“同人园地”里的“新月态度”[D];青岛大学;2011年
3 张继军;论严复的历史观与国民性改造[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史林杰;清末民初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郭国祥;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宝兰;梁启超《新民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7 耿励;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栗建新;蒋介石国民性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美忠;五四时期胡适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论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于丹;老舍文化心理的流变及其体现的老舍思想[D];延边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新月》杂志关于国民性问题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06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