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书写中的文化记忆—文艺副刊《天府周末》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4:16
本文关键词:地方性书写中的文化记忆—文艺副刊《天府周末》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化必须借助于符号才能加工、保留和生产,其中最重要的符号就是文字和图像。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符号使用方式,而报纸及副刊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独特方式,用文字和纸媒忠实地书写着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其中记录文化最典型的媒介,莫过于报纸副刊。作为书写和记忆民族、地方文化的首选,文艺副刊理所当然的成为窥探一个地域文化特质的窗口和平台。成都,地处巴蜀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四川日报》,其文艺副刊——《天府周末》,与生俱来就带着浓郁的巴蜀气息,我们称之为镌刻和发展巴蜀文化的最好载体,毫不为过。 立足巴蜀地区,探寻了巴蜀文化的本源与特色,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化记忆相关的理论来阐释文艺副刊在记忆与书写地方文化的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突破了传统的文化研究框架,从文化与传媒的角度探析地方文化与文艺副刊的关系,同时也采用了内容分析的方法来探析文艺副刊记忆地方文化的模式与规律。 通过梳理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历史,,本文归纳了文艺副刊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总结了文艺副刊在记忆和书写地方、民族文化的巨大作用,并以《四川日报》的文艺副刊《天府周末》为个案,分析研究其2013年度的刊出内容以及相关的数据和结论,着重探讨了《天府周末》是如何书写巴蜀的地域文化和记忆。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能为《天府周末》的改进或改版做出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使浓郁的巴蜀文化在这个阵地得到新的发展。
【关键词】:文艺副刊 《天府周末》 文化记忆 地方性 内容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13;J120.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1
- 第一章 文艺副刊与文化记忆11-19
- 一.文艺副刊的历史与嬗变11-13
- 二.文化记忆理论与副刊的文化记忆13-16
- 三.地方性知识与地方文化记忆者——文艺副刊16-19
- 第二章 探寻巴蜀地方文化的本源与特色19-25
- 一.巴蜀文化源远流长19-22
- (一)巴蜀的渊源19-20
- (二)灿烂辉煌的巴蜀文化20-22
- 二.巴蜀文化的成因与特色22-25
- (一)得天独厚的盆地文明22-23
- (二)兼收并蓄文化个性23-24
- (三) 独一无二的区域表征24-25
- 第三章 书写巴蜀印象的《天府周末》25-41
- 一.《四川日报》与副刊《天府周末》25-29
- (一)《四川日报》的历史与演变25-26
- (二)《四川日报》副刊及《天府周末》的诞生26-29
- 二.《天府周末》的内容分析29-38
- (一)关于内容分析29-30
- (二)《天府周末》的版面与内容概述30-36
- (三)《天府周末》的内容与文本分析36-38
- 三.《天府周末》对巴蜀文化的书写与记忆38-41
- (一)追忆巴蜀文明的历史,书写巴蜀文化的灿烂39
- (二)勾勒巴蜀的民俗风情,书写巴蜀文化灿烂39-40
- (三)遍访巴蜀文化大家,书写巴蜀文化灿烂40-41
- 结束语41-43
- 参考文献43-46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宇婷;;浅谈文化记忆[J];大众文艺;2011年04期
2 郭茜;;文化记忆视角下的东坡故事与赤壁文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3 袁继锋;;战时诗歌的“地方性”书写——以阿垅诗歌及诗论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邱书航;试论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4期
5 刘俊俊;;《北京晚报》的副刊特色[J];新闻世界;2011年01期
6 郑丽;;文学副刊依然肩负重大历史使命[J];青年记者;2011年32期
7 汪坚强;;再论成都“大生活”作家的地方文化意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唐利群;;现代文学的地方性与中国形象——以对三个文学文本的解读为中心[J];人文丛刊;2007年00期
9 张勇;;报纸副刊的困境与突围[J];学园;2012年02期
10 王雪瑛;;多媒体时代报纸副刊的变与不变——以《夜光杯》和《天天副刊》为例[J];新闻记者;201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地方性书写中的文化记忆—文艺副刊《天府周末》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0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