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文友》(1943-1945)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6 11:05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全面沦陷,上海地区的文学也相应地结束了“孤岛”时期,并入了沦陷区文学的发展轨道。在经历了沦陷初期的沉寂以后,自1942年下半年开始上海沦陷区的文学逐步活跃起来,其重要表现就是文学或以文学为主的杂志大量涌现,从而形成了以期刊为中心的文学生产。此时的文学创作在异族的入侵和统治下言说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变:日伪政权一方面制定并实施种种文化统制政策,以防范和扼杀一切抗日宣传,一方面又通过开展中日文化交流、扶植文学团体、创办刊物等方式营造“繁荣”假象,培植亲日文化势力,试图让沦陷区文学服务于其殖民统治和大东亚战争的需要,而大多数沦陷区作家在当局的高压政策下虽然不能直接反抗,但是也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曲折地表达抗争主题,这样一种控制和反控制就成了沦陷区文学创作的基本图景。本文所要研究的《文友》杂志就是在1942年下半年开始的杂志出版潮流中出现的一份以文学为主的综合类期刊。这份杂志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是以文学为主的综合类期刊,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名家之作——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而文学之外的大量时事、经济、军事、字画、社会研究等文章,又有助于构建一个沦...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文友》杂志介绍
    第一节、《文友》的刊物性质
    第二节、《文友》的刊物运作
第二章、《文友》的政治倾向与文化(文学)立场
    第一节、《文友》的政治倾向
    第二节、《文友》的文化(文学)立场
第三章、《文友》里的文学与时代──对几个文学现象的考察
    第一节、日伪当局的附和之声
    第二节、沦陷区的城市(上海)和乡村
    第三节、种种相:日常生活与社会黑幕
    第四节、对自我的关注
结语
附录
    《文友》-153期全目录
    部分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沦陷区文学中的隐喻[J]. 冯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2]海派文学与现代媒体:先锋杂志、通俗画刊及小报[J]. 吴福辉.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03)
[3]上海沦陷时期《女声》杂志的历史考察[J]. 涂晓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5(03)
[4]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及其研究[J]. 黄万华.  文学评论. 2004(04)
[5]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次探索——试论四十年代的文学环境[J]. 王丽丽,程光炜.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6]悖离现代文学传统的“大东亚文学”作家[J]. 张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3(01)
[7]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沦陷区的言说环境——以北京上海文学为中心[J]. 张泉.  抗日战争研究. 2001(01)
[8]“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与日本对中国沦陷区文坛的干预渗透[J]. 王向远.  新文学史料. 2000(03)
[9]日常生活意识和都市市民的哲学──试论海派小说的精神特征[J]. 李今.  文学评论. 1999(06)
[10]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的政治立场问题——对《对〈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一书的政治评价》的回应[J]. 张泉.  北京社会科学. 1997(04)

博士论文
[1]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研究[D]. 李相银.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 刘晓丽.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413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1413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e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