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试论国内新财经期刊的定位差异 ——以《财经》和《商界》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06 06:28
  2001年,《华尔街日报》24天连续跟踪报道安然公司,见证并加速了这家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的垮台。同年在中国北京,《财经》记者独家揭露银广夏骗局,破灭了当年股市最大的泡沫。这些报道除了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个商业神话的破灭之外,同时也让人们重新审视财经媒体在商业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媒介争夺话语权的过程中,新财经期刊异军突起,仅仅10余年的发展时间便跻身国内主流媒体之列,如《财经》、《中国企业家》、《商界》等。这些期刊进入市场的冲击力很大,但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如《财经》、《中国企业家》、《新财经》、《新财富》等定位高端的杂志遭遇严重的发行规模小问题,《中国企业家》经过BPA认证的期刊单期发行量只有15万册,而被称为中国最好的财经期刊的《财经》杂志,其未经认证的单期发行量也只有22.5万册而已,与国外同类财经期刊相比差距很大。而《商界》等定位低端期刊尽管在发行量上占了先机,单期发行量已达50万册,但是在后期发力扩张时却面临品牌影响力不足的尴尬。随着新财经期刊发展过程中问题的不断凸显,新财经期刊的定位差异引起关注。《财经》为何会在发展中期遭遇发行量规模小问题?而《商界》又为... 

【文章来源】: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国内新财经期刊的源起
    1.2 新财经期刊的分类
    1.3 财经期刊研究综述
第2章 新财经期刊现状分析
    2.1 发行量与广告收入绝对值低
    2.2 个案分析——以《财经》和《商界》为例
    2.3 盈利模式探析
第3章 两期刊在定位上的深层分析
    3.1 《财经》:独立、独家、独到,以深度取胜
    3.2 《商界》:理性的通俗
    3.3 差异分析
第4章 新财经期刊定位误区
    4.1 期刊定位以自我为中心
    4.2 静态定位面对动态市场
第5章 新财经期刊的发展趋势
    5.1 集团化经营
    5.2 品牌化运作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主流财经杂志的报道策略分析——以《财经》和《新财富》为例[J]. 张立勤.  新闻与写作. 2007(12)
[2]理性的通俗——《商界》杂志品牌创建之路[J]. 刘旗辉.  对外大传播. 2007(12)
[3]财经期刊经营的第三次销售[J]. 林英泽.  今传媒. 2007(08)
[4]财经杂志受众市场分析[J]. 沈颖,邓世勇.  市场研究. 2005(08)
[5]财经报刊的发展逻辑——访《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J]. 方仁.  传媒观察. 2005(07)
[6]我们在“以我为主”地做杂志——访《财经》杂志常务副主编王烁[J]. 张志安.  传媒观察. 2005(06)
[7]浅析财经期刊市场的问题与对策[J]. 高德蒙,孙友军.  新闻记者. 2005(05)
[8]财经期刊如何破茧[J]. 解子奇.  出版广角. 2005(02)
[9]从办刊理念到排行榜——《财富》《福布斯》《商业周刊》之争[J]. 张静.  中国记者. 2005(02)
[10]“三次售卖理论”与期刊赢利模式探析[J]. 孙悦.  出版发行研究. 2004(03)



本文编号:3171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171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