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我国计算机软件反盗版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6 17:26
  计算机软件盗版问题依然是全球整个软件产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有关资料表明:2004年全球PC机上安装的软件中盗版的比例为35%,造成的损失从2003年的290亿美元上升到了330亿美元,对整体软件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本文主要剖析我国计算机软件盗版问题,研究提高反盗版能力的对策。 首先,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从盗版现象存在的市场基础和其带来的经济社会福利效应两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运用法律社会学理论分析盗版导致的后果危害;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盗版形式进行归纳与分析。 其次,回顾我国反盗版(软件著作权保护)的立法进程和制度变迁,反思制度变迁的动力不足,外压远大于内需,缺乏中国本土的经验参与和国情为基础。我国目前处于一种软件法律保护方面相对完善,而另一方面盗版现象又还比较严重的尴尬局面,充分暴露出我国差强人意的反盗版效果。 第三,面对日新月异的盗版形式时执法机构表现出执法无力的现状,同时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和社会上对盗版现象的认知误区使得反盗版效能较低。运用相关案例对影响我国反盗版工作效能的原因进行探析。 综上所述,反盗版是一项需要综合治理的系统工作。提高我国反盗版能力...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图索引
表索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方法、篇章结构、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盗版现象因果分析
    2.1 盗版现象成因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2.2 盗版现象后果的法律社会学分析
    2.3 盗版形式的多样性分析
第三章 我国反盗版制度的沿革与现状
    3.1 我国反盗版(软件著作权保护)立法进程
    3.2 我国反盗版公共政策的变迁
    3.3 我国反盗版的现状
第四章 影响反盗版工作效果的原因探析
    4.1 反盗版制度原因分析
    4.2 反盗版执法原因分析
    4.3 反盗版社会认知原因分析
第五章 提高我国反盗版能力的对策构想及建议
    5.1 完善反盗版法律制度
    5.2 建立高效务实的执法机构
    5.3 营造全社会反盗版氛围
    5.4 对政府反盗版策略选择的建议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软件盗版现象的一个经济学分析[J]. 吴澄秋,石磊.  当代经济科学. 2000(03)
[2]试论盗版物泛滥的经济根源——版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一[J]. 姚怡昕.  开发研究. 1998(06)
[3]假冒伪劣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 谢识予.  经济研究. 1997(08)
[4]盗版罪及其刑事责任[J]. 张智辉.  山东法学. 1995(02)

硕士论文
[1]论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D]. 张黎明.华东政法学院 2004
[2]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 曾宏.湘潭大学 2004
[3]我国反行政垄断的法律制度研究[D]. 谭武英.湘潭大学 2004
[4]计算机软件盗版的法学分析与法律规制[D]. 孙麒.华东政法学院 2003
[5]行政权力社会化的法律规制研究[D]. 周文茂.西南政法大学 2003
[6]知识产权领域垄断问题及其法律规制[D]. 周华.郑州大学 2003
[7]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对策研究[D]. 张镇宇.东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33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233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5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