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经济学人》涉华报道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30 13:57
  《经济学人》作为一份历史悠久的精英周刊,其报道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项领域,在西方国家的精英阶层中拥有较大的影响力。2012年《经济学人》创建其历史上第3个国家专栏——中国专栏。鉴于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它所代表的有关中国议题的态度与立场会对读者产生重大影响,从而进一步参与塑造中国在国际交往活动中的国家形象。《经济学人》在涉华报道所涉及的报道议程,与其全球性视野保持一致的。作为一份综合性新闻周刊,对涉华报道议题的选择,从侧面显示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高并越来越深地介入国际事务。本文将以《经济学人》2004年至2019年纸质版周刊中的涉华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框架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周刊中的涉华报道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此外,本研究以2018年至2019年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经济学人》和《北京周报》的相关报道为例,通过进行对比内容分析,进一步呈现两家媒体在新闻报道框架上的区别。经过此次研究,笔者认为《经济学人》涉华报道具备三个不同角度的框架:理论背景的框架有助于其把握国际社会演化脉络,全球视野的框架帮助其分析问题精准而直达要害,修辞方式的框架使得该刊...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经济学人》涉华报道研究


004-2019年平均每期中国相关报道的数量分布

数量分布,比例,来源,作者


12通过上图表可以看出,近16年来《经济学人》中国报道数量呈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21篇,上升到峰值2018年的251篇,总体差值高达在130篇左右,上升趋势明显。图3-22004-2019年平均每期中国相关报道的数量分布资料来源:作者整理所得图3-32004-2019年中国相关报道在总体报道中的比例分布资料来源:作者整理所得笔者运用NVivo软件词频统计功能,去除对本次研究意义较小的词汇,通过“词语云”功能,将本次统计展现出来。

趋势图,经济学,词语,文本


13图3-1根据本次研究选取的《经济学人》文本构成的词语云从图表的整体趋势来看,从2004年至2019年《经济学人》,相关的中国报道数量呈现了整体的上升趋势,而在平均每期有关中国的报道数量分布比例也在不断的增加,从图3-3中不难发现,2011年至2013年在总体的报道数量中与中国相关的报道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之后便一直持续稳定在一定的区间内,而在此期间中国专栏设立了,由此对其进行关联性分析,可以知道中国专栏的设立是导致中国相关报道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同时也间接地表明了《经济学人》对中国关注度的增加。另外《经济学人》中国专栏的主编RobGifford也曾表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在其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全球化的,其迅速崛起与经济的发展都将留给世界深思,因此《经济学人》必须为中国留下更多的报道空间。3.6议题分类统计《经济学人》是一份综合性的精英周刊,其主要的关注领域还是在经济方面,但就其整体议题分布来看,又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也包括对相关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其他社会热点现象的分析。如果对《经济学人》的议题进行大分类的话,可以从其所属的研究内容分为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三大类。但由于《经济学人》的性质决定其在政治领域的相关性报道和评价并不会过多赘述,以及更为深入的分析。通过对2004年至2019年政治领域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整体态势呈现较为客观的状态,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仅做数量和框架上的分析,本文的行文重点主要落在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领域两大类上。而为了确保本研究的细致化和精确化,笔者又根据这两大领域的报道主体不同,将其分为不同


本文编号:3257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257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5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