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论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制度及其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1-07-07 06:25
  20世纪末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著作权人的权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威胁,他们开始试图通过技术阻绝侵权之路。然而,技术筑起的保护壁垒又被新的技术所攻克,于是一些国家或地区开始出现反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立法,如英国1988年版权法第296条的规定,欧盟1991年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中规定的保护计算机程序的特殊措施以及美国1992年家用录音法中对数字录音保护技术保护措施的规定等。1996年12月2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对反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进行了规定。随后,1998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数字千年版权法》(DMCA)。日本和新加坡于1999年,澳大利亚和我国香港地区于2000年,欧盟于2001年均在各自的版权法中增加了反规避技术保护措施的条款。我国于2001年10月通过的著作权法第47条第6款对反规避技术保护措施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2001年12月通过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第3项也作了类似规定。2006年5月通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了对技术保护措施的保护。著作权的设定归根到底在...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技术保护措施的概念及分类
    第一节 技术保护措施的概念和条件
        一、技术保护措施的概念
        二、技术保护措施受保护须满足的条件
    第二节、技术保护措施的分类
第二章 技术保护措施的立法现状
    第一节 国际上关于技术保护措施的规定
        一、国际公约的规定
        二、美国的反技术保护措施立法
        三、欧盟和日本的有关立法
    第二节 我国技术保护措施的有关规定
第三章 技术保护措施的消极影响分析
    第一节 技术保护措施的设置违背了著作权法保护的基本原理
        一、违背了著作权法保护作品本身的基本原理
        二、违背了著作权法保护合理使用的基本原理
        三、技术保护措施权还造成著作权法本身的自相矛盾
    第二节 技术保护措施权的设置破坏了著作权原有的利益平衡格局
    第三节 技术保护措施权的设置损害了公共利益
    第四节 技术保护措施权的设置对消费者权益和个人隐私权的损害
        一、技术保护措施权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二、技术保护措施权对个人隐私权的损害
    第五节 技术保护措施权的设置产生了垄断
第四章 对完善技术保护措施制度的思考
    第一节 著作权的扩张要求重构利益平衡机制
    第二节 对技术保护措施进行限制是国际潮流
    第三节 对完善我国技术保护措施制度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环境下恢复著作权利益平衡的基本思路[J]. 张今.  科技与法律. 2004(04)
[2]试论技术措施版权保护的利益平衡[J]. 郭勇,崔晓文,唐路玫.  湖北社会科学. 2004(06)
[3]技术措施界定的比较与评价[J]. 梁志文.  知识产权. 2003(02)
[4]合理使用制度的危机——从数字化作品谈起[J]. 费兰芳.  科技与法律. 2002(04)
[5]网络版权中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J]. 马治国.  科技与法律. 2001(02)
[6]主题研讨 网络时代的法律问题 网络环境中的版权保护[J]. 李明德.  环球法律评论. 2001(01)
[7]计算机网络传输的著作权问题探析[J]. 陈智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3)
[8]网上信息、著作权与契约[J]. 北川善太郎,渠涛.  外国法译评. 1998(03)
[9]版权及其替代物[J]. 保罗·戈尔茨坦,周林.  电子知识产权. 1999 (06)



本文编号:3269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269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8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