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出版商发展概况及竞争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2 11:06
荷兰出版业实力雄厚、特色鲜明,论文基于最新资料介绍近年来荷兰出版商发展概况,重点分析4个梯队出版商在销量和品种、图书产品结构、图书价格、畅销书市场几个方面的竞争关系,并对比我国出版业实际进行启发式思考。
【文章来源】:科技与出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荷兰出版商划分
不同梯队出版商的图书产品结构也不尽相同,从图书主题类型来看,与我国“中图分类法”按马列毛邓、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类划分迥异,荷兰出版业采用独特的“荷兰语统一分类法”(NUR,Nederlandstalige Uniforme Rubrieksindeling),用3位数的代码将全部荷兰语出版物分为10个一级类目,如童书类、虚构类、非虚构消遣类、非虚构实用类、非书类(地图、海报、明信片、光盘、多媒体出版物等)等[3]。各梯队出版商在不同类型图书上各有侧重,详见图2。第一、第二梯队表现出较明显的类型偏好,虚构类图书占比高达54.2%和49.3%,第三、第四梯队各类型比例则比较均衡,童书类成为最受中小型出版商欢迎的品类。可见,大型出版商和中小型出版商在不同品类图书上各有优势。
从图书介质来看,电子书在各梯队出版商全部产品结构中的占比也存在显著差异,2018年从第一梯队到第四梯队,电子书的占比(以销售额计)依次递减,最大的5家出版商电子书占比为10%,第四梯队出版商电子书比例仅为3%;从历年的数据来看,第一、第二梯队出版商电子书份额从2012年的4%增加到2018年的10%、8%,第三、第四梯队则从2012年的1%、2%增加到2018年的5%和3%,详见图3。这说明两点,一方面,总体上荷兰电子书出版呈迅速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大型出版商更加重视电子书业务,整个荷兰出版业的数字化主要依靠少数几家出版巨头来推动。这与我国大多数出版社均大力推进数字出版有明显不同,显然,这是由于荷兰出版商数量众多但实力差距巨大,绝大多数小微型出版商不具备从事数字化的规模、资金和技术条件,此外,中西方出版商不同的发展逻辑和对待数字出版的不同态度也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据作者对荷兰若干家小型出版商的访谈,其普遍缺乏数字化转型动机,一方面荷兰的数字出版并不像我国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推动的结果,从事电子书出版或数字化业务与否,完全取决于是否能获得相当的市场利润,对于大多数小型出版商而言,受限于成本和数字市场需求,进行数字化转型得不偿失;另一方面荷兰许多小型出版商早已形成明确的经营思路和市场定位,其在纸质图书出版领域足以满足读者需要,放弃固有累积优势,转而拓展数字新业务,不明智也没有必要。2.3 图书价格竞争——固定书价制度保障出版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图书定价制度:历史、内容与启示[J]. 陈凤兰. 现代出版. 2014(05)
[2]欧洲纸质图书出版业财税资助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刘远军. 科技与出版. 2014(07)
[3]我国图书出版业集聚现象解析[J]. 戴学珍,白鑫. 出版发行研究. 2013(09)
本文编号:3279797
【文章来源】:科技与出版.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荷兰出版商划分
不同梯队出版商的图书产品结构也不尽相同,从图书主题类型来看,与我国“中图分类法”按马列毛邓、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五大部类划分迥异,荷兰出版业采用独特的“荷兰语统一分类法”(NUR,Nederlandstalige Uniforme Rubrieksindeling),用3位数的代码将全部荷兰语出版物分为10个一级类目,如童书类、虚构类、非虚构消遣类、非虚构实用类、非书类(地图、海报、明信片、光盘、多媒体出版物等)等[3]。各梯队出版商在不同类型图书上各有侧重,详见图2。第一、第二梯队表现出较明显的类型偏好,虚构类图书占比高达54.2%和49.3%,第三、第四梯队各类型比例则比较均衡,童书类成为最受中小型出版商欢迎的品类。可见,大型出版商和中小型出版商在不同品类图书上各有优势。
从图书介质来看,电子书在各梯队出版商全部产品结构中的占比也存在显著差异,2018年从第一梯队到第四梯队,电子书的占比(以销售额计)依次递减,最大的5家出版商电子书占比为10%,第四梯队出版商电子书比例仅为3%;从历年的数据来看,第一、第二梯队出版商电子书份额从2012年的4%增加到2018年的10%、8%,第三、第四梯队则从2012年的1%、2%增加到2018年的5%和3%,详见图3。这说明两点,一方面,总体上荷兰电子书出版呈迅速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大型出版商更加重视电子书业务,整个荷兰出版业的数字化主要依靠少数几家出版巨头来推动。这与我国大多数出版社均大力推进数字出版有明显不同,显然,这是由于荷兰出版商数量众多但实力差距巨大,绝大多数小微型出版商不具备从事数字化的规模、资金和技术条件,此外,中西方出版商不同的发展逻辑和对待数字出版的不同态度也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据作者对荷兰若干家小型出版商的访谈,其普遍缺乏数字化转型动机,一方面荷兰的数字出版并不像我国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推动的结果,从事电子书出版或数字化业务与否,完全取决于是否能获得相当的市场利润,对于大多数小型出版商而言,受限于成本和数字市场需求,进行数字化转型得不偿失;另一方面荷兰许多小型出版商早已形成明确的经营思路和市场定位,其在纸质图书出版领域足以满足读者需要,放弃固有累积优势,转而拓展数字新业务,不明智也没有必要。2.3 图书价格竞争——固定书价制度保障出版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图书定价制度:历史、内容与启示[J]. 陈凤兰. 现代出版. 2014(05)
[2]欧洲纸质图书出版业财税资助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刘远军. 科技与出版. 2014(07)
[3]我国图书出版业集聚现象解析[J]. 戴学珍,白鑫. 出版发行研究. 2013(09)
本文编号:3279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27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