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画像的出版行业知识服务发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3 14:58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正悄无声息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颠覆式地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方法和途径,网络信息传播和知识生产大量涌现。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重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推进国家知识服务平台与知识资源服务中心建设。“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数字出版和知识付费的强势驾临,出版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变内容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催生出全新的出版活动、服务模式和出版业态,打开出版新视界,进入知识服务领域的平台建设。大数据时代,用户需求不断增加、用户属性开始多元,服务的内容与受众的需求无法有效的传递和对接成为出版业的困境。而用户画像作为描绘目标群体、连接用户诉求的工具,能够有效地整合知识资源,管理知识体系,精准服务受众,解决“信息超载”与“知识饥渴”冲突日益明显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出版业开展知识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其次,论述出版业知识服务构建用户画像必要性、方法、模型以及实施的制约因素。最后,具体阐述基于用户画像...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书、期刊和报纸出版情况
但 2018 年未来研究热度走向均呈极度上升趋势。由下面的曲线图1-2 可以看出,知识服务在这两年重新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图 1-2 知识服务中外文相关文献量和环比增长率(学术关注度)文献中“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的篇幅占据绝大数,“出版”学科相对较少。并且数据库来源大部分是期刊,少有硕博士论文。由此可见出版领域的研究相对匮乏单薄,目前处在初级阶段。知识服务源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耳熟能详并被大多数人所熟知。早期的知识服务研究区别了信息与知识、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学者田红梅认为信息服务转变为①吴明礼,杨双亮.用户画像在内容推送中的研究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2):255-259.②林燕霞,谢湘生.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微博群体用户画像[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03):142-148.
版机构的对接模式又可以分为 2C 和 2B 模式(表 2心主任孙述学说,“最开始的数据库建设多做 B2B出版单位要注意转换成 B2C 产品”①。马云甚至表,而是 C2B 模式,用户改变企业,而非企业向用户,出版业未来的发展都需要经历相应的变化阶段,如表 2-2 国内出版企业的对接模式优势 劣势 成功案例 直接与用户对接,更直观地获得用户使用情况数据和反馈建议数据缺少网络运营能力和资金投入中信书院大版对但到式拥有存量和增量资源以及丰富的作者资源不能更加直接的了解到用户诉求和体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图书馆领域用户画像研究的冷思考:困境与出路[J]. 单轸,邵波. 图书馆学研究. 2019(05)
[2]科研学术大数据的精准服务架构设计[J]. 谢靖,钱力,师洪波,孔贝贝,胡吉颖.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9(01)
[3]出版传媒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研究[J]. 付国乐,马悠,张志强. 中国出版. 2019(02)
[4]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馆大数据知识服务情境化推荐[J]. 刘海鸥,姚苏梅,黄文娜,张亚明. 图书馆学研究. 2018(24)
[5]知识服务:重塑出版与读者关系[J]. 孙利军,邵甜甜. 出版发行研究. 2018(12)
[6]开放服务:学术期刊知识服务转型发展的突破路径[J]. 王妍,李冉,陈银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11)
[7]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出版知识服务主要模式研究[J]. 郭亚军,刚榕隈,黄圣洁. 现代情报. 2018(11)
[8]“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业的知识服务转型[J]. 雷晓艳. 编辑之友. 2018(11)
[9]国内传统出版知识服务产品分析[J]. 熊玲,百华睿,周坤. 中国传媒科技. 2018(10)
[10]知识服务运营分析与优化——基于传统出版转型升级的思考[J]. 孙金. 科技与出版. 2018(10)
硕士论文
[1]出版业转型背景下“知更社区”的知识服务研究[D]. 王雪.山东大学 2018
[2]从免费共享到付费传播[D]. 张艳彬.兰州大学 2018
[3]大数据环境下出版企业营销策略研究[D]. 郭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
[4]移动互联网场景下虚拟组织知识共享方法和系统[D]. 王晋.浙江大学 2018
[5]大数据与用户画像在计算广告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 钟夏泉.华南理工大学 2017
[6]基于留存与流失用户画像提升用户研究的效果[D]. 饶璇.华中师范大学 2017
[7]大数据背景下用户画像的统计方法实践研究[D]. 李映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8]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研究[D]. 孙丹.华中师范大学 2012
[9]数字出版企业的知识服务研究[D]. 刘治.湘潭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19827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书、期刊和报纸出版情况
但 2018 年未来研究热度走向均呈极度上升趋势。由下面的曲线图1-2 可以看出,知识服务在这两年重新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图 1-2 知识服务中外文相关文献量和环比增长率(学术关注度)文献中“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学科的篇幅占据绝大数,“出版”学科相对较少。并且数据库来源大部分是期刊,少有硕博士论文。由此可见出版领域的研究相对匮乏单薄,目前处在初级阶段。知识服务源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耳熟能详并被大多数人所熟知。早期的知识服务研究区别了信息与知识、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学者田红梅认为信息服务转变为①吴明礼,杨双亮.用户画像在内容推送中的研究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2):255-259.②林燕霞,谢湘生.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微博群体用户画像[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03):142-148.
版机构的对接模式又可以分为 2C 和 2B 模式(表 2心主任孙述学说,“最开始的数据库建设多做 B2B出版单位要注意转换成 B2C 产品”①。马云甚至表,而是 C2B 模式,用户改变企业,而非企业向用户,出版业未来的发展都需要经历相应的变化阶段,如表 2-2 国内出版企业的对接模式优势 劣势 成功案例 直接与用户对接,更直观地获得用户使用情况数据和反馈建议数据缺少网络运营能力和资金投入中信书院大版对但到式拥有存量和增量资源以及丰富的作者资源不能更加直接的了解到用户诉求和体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图书馆领域用户画像研究的冷思考:困境与出路[J]. 单轸,邵波. 图书馆学研究. 2019(05)
[2]科研学术大数据的精准服务架构设计[J]. 谢靖,钱力,师洪波,孔贝贝,胡吉颖.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9(01)
[3]出版传媒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研究[J]. 付国乐,马悠,张志强. 中国出版. 2019(02)
[4]基于用户画像的图书馆大数据知识服务情境化推荐[J]. 刘海鸥,姚苏梅,黄文娜,张亚明. 图书馆学研究. 2018(24)
[5]知识服务:重塑出版与读者关系[J]. 孙利军,邵甜甜. 出版发行研究. 2018(12)
[6]开放服务:学术期刊知识服务转型发展的突破路径[J]. 王妍,李冉,陈银洲.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11)
[7]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出版知识服务主要模式研究[J]. 郭亚军,刚榕隈,黄圣洁. 现代情报. 2018(11)
[8]“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业的知识服务转型[J]. 雷晓艳. 编辑之友. 2018(11)
[9]国内传统出版知识服务产品分析[J]. 熊玲,百华睿,周坤. 中国传媒科技. 2018(10)
[10]知识服务运营分析与优化——基于传统出版转型升级的思考[J]. 孙金. 科技与出版. 2018(10)
硕士论文
[1]出版业转型背景下“知更社区”的知识服务研究[D]. 王雪.山东大学 2018
[2]从免费共享到付费传播[D]. 张艳彬.兰州大学 2018
[3]大数据环境下出版企业营销策略研究[D]. 郭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
[4]移动互联网场景下虚拟组织知识共享方法和系统[D]. 王晋.浙江大学 2018
[5]大数据与用户画像在计算广告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 钟夏泉.华南理工大学 2017
[6]基于留存与流失用户画像提升用户研究的效果[D]. 饶璇.华中师范大学 2017
[7]大数据背景下用户画像的统计方法实践研究[D]. 李映坤.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8]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研究[D]. 孙丹.华中师范大学 2012
[9]数字出版企业的知识服务研究[D]. 刘治.湘潭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19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319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