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术期刊出版诚信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1-08-10 07:24
  当前学术浮躁之风盛行,学术不诚信行为激增,影响了期刊出版的可信度和公信力,造成了学术信任危机。区块链不仅代表一种先进技术,而且是一种新的理念——重新构造的一种信任机制,提升现实世界的有序度,可以借鉴应用在期刊学术诚信体系构建和维护之中。将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性、智能合约等特征运用到学术期刊出版诚信构建之中,建立学术诚信保障体系,使学术期刊内容可追溯,避免剽窃、抄袭和侵占现象;确认和记录审稿专家身份,与稿件精准匹配,同时增加惩戒机制,使专家评审更加公正、公平;实现论文复证,避免数据和实验过程造假,保证学术内容的真实性;减少人为操纵和干预,使相关评价指标透明化,提高学术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文章来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7(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学术期刊出版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出版之前: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学术不端现象
    (二)出版之中:专家评审缺乏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出版之后:学术评价缺乏公信力和论文复证难以实现
二、学术期刊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剖析
    (一)缺乏学术出版诚信保障体系
    (二)缺乏数字化监督管理体系
    (三)缺乏联动体系和有效的管理及惩罚措施
三、区块链技术解决学术期刊出版诚信缺失问题的机理
    (一)区块链的数据不可篡改特征能够提升学术期刊出版的信息安全水平
    (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机制能够重复实验过程,实现论文的复证
    (三)区块链的可追溯性特征可以避免专家滥用学术权力和信誉
    (四)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有助于稿件和审稿专家的精准匹配
    (五)区块链的共识信任机制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进行学术评价
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术诚信保障体系构建
    (一)用户注册模块
    (二)授权模块
    (三)获取模块
    (四)监控报警模块
    (五)追索和惩戒模块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放科学中的数据诚信问题研究[J]. 姚长青,田瑞强.  科技与出版. 2019(01)
[2]COPE处理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实践及启示[J]. 梁德阔.  编辑之友. 2019(01)
[3]学术不端行为的种类与特征[J]. 丛杭青,顾萍.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4]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术出版信任建设[J]. 许洁,王嘉昀.  出版科学. 2017(06)
[5]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J]. 聂静.  出版发行研究. 2017(09)
[6]学术评价的主体资格、内在标准与价值追求[J]. 刘庆昌.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7(03)
[7]学术诚信、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关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岳云强.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8]国内外期刊学术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应用[J]. 贾卫华.  编辑之友. 2013(05)
[9]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理性使用[J]. 李丹.  学术界. 2012(12)



本文编号:3333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333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4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