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五四纪念——《中国论坛》半月刊纪念论述考察
发布时间:2021-08-29 16:04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台湾知识分子言论刊物《中国论坛》的五四纪念论述经历了一个论题由隐而显、规模由点到面、指向由外到内的过程;对于五四的精神意义有多元的表达,尤其是结合到台湾当时的社会面貌,提出了五四精神意义的坚守和落实方式;对于五四的"全盘反传统主义"提出了超越式反省。这些论述不仅呈现了五四纪念的时空特色,也彰显出五四文化符号的开放性。
【文章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论坛》纪念五四的进程
二、《中国论坛》对五四理想的坚守
三、《中国论坛》对五四心态的反省
四、台湾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五四论述的特点和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光复初期《台湾文化》与鲁迅影像三题[J]. 何卓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2)
[2]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J]. 罗志田. 近代史研究. 2017(03)
[3]论战后初期“五四”在台湾的实践——许寿裳与魏建功的角色[J]. 黄英哲. 新文学史料. 2010(02)
[4]“五四之子”殷海光的“五四”情结与“五四”观念[J]. 何卓恩. 人文杂志. 2010(02)
[5]《台湾民报》对五四新文学作品的介绍及其影响和作用[J]. 朱双一. 台湾研究集刊. 2008(04)
[6]现代思想的抉择——新儒家与自由主义之争[J]. 周宁,贺昌盛. 台湾研究集刊. 2008(01)
本文编号:3370957
【文章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论坛》纪念五四的进程
二、《中国论坛》对五四理想的坚守
三、《中国论坛》对五四心态的反省
四、台湾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五四论述的特点和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光复初期《台湾文化》与鲁迅影像三题[J]. 何卓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2)
[2]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J]. 罗志田. 近代史研究. 2017(03)
[3]论战后初期“五四”在台湾的实践——许寿裳与魏建功的角色[J]. 黄英哲. 新文学史料. 2010(02)
[4]“五四之子”殷海光的“五四”情结与“五四”观念[J]. 何卓恩. 人文杂志. 2010(02)
[5]《台湾民报》对五四新文学作品的介绍及其影响和作用[J]. 朱双一. 台湾研究集刊. 2008(04)
[6]现代思想的抉择——新儒家与自由主义之争[J]. 周宁,贺昌盛. 台湾研究集刊. 2008(01)
本文编号:3370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37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