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新闻画报的出版内容新探——以《点石斋画报》中的“异士”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1 17:05
《点石斋画报》作为晚清众多时事新闻画报的代表性刊物,其中关于"异士"形象的报道成为探究画报出版内容采选、编绘理念与价值传播的重要载体。"异士"或本身特异特别、不同寻常,或因参照体系的转变表现出某种特殊性,在画报中主要有外形特异之人、善技之人、"志异"化的人、"他者"式洋人、"个性"化的"妇人"。画报对异士的图文表达方式为技巧杂糅,融合求异;描摹想象,再现求异。这种异士形象的传播主要呈现出"外形特异"的符号表现价值、"理念变改"的文学传播价值、"干扰立场"的性别认知价值。
【文章来源】: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0,(04)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小人大头》,《点石斋画报·元集》
像这样“东西融合,以显异士”的作品还有不少,如《庚集》所载《女医互斗》,两位女医生约期击剑,以较才华高下,被形容为“一言不合,起而攘臂……各持小刀,互决胜负”“细腰窄袖,睁眼竖眉,一往一来,如项庄、项伯之舞剑,真是好看煞人”(37)。主绘吴友如从文字中截取最宜入画的瞬间去定格,既呈现出绚丽洋服、挽髻严妆以及腾挪欲战的姿态,也保持了传统仕女图对女性体态美、服饰美的执着。(二)描摹想象,再现求“异”
以《辛集》之《夫人能军》(38)为例,报道描述了台湾军官林荫棠观察的夫人,前去搭救被生番围困的丈夫,“率壮丁数百人,十荡十决,再接再厉,始将观察救出”。在现实情况下,围者、困者以及搭救三方人员的处境不会像图中所展示的那么一目了然。画师为了使读者明晰三方当时境遇,经过想象、发挥,设置了全幅可见战事的结构,且巧妙利用山体遮挡,绵延景深,于尺幅中藏笔寓意,以示人数众多,鏖战激烈。此外,山体亦简化了主体人物的背景,配合“主大从小”画法,有效凸显了夫人“须眉巾帼”“儿女英雄”的威武气魄。画师还特别选择以“骑马挥枪”的动作来展现主体人物,其他人物则步行跟进,行动一致。与《夫人能军》这种“不在现场”式想象有别,还有一类异士故事需要画师与文字编撰者共同发挥“跨文化”式想象,即将陌生的域外事务以符合“中国式审美”的图像新闻表达出来,以期取得更好的视觉传播效果。相比前者,这一类型异士报道中,文字撰者需要发挥比绘者更多的想象力去完成对人物的塑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点石斋画报》主笔考[J]. 裴丹青. 图书情报论坛. 2015(02)
[2]《点石斋画报》对中西式绘法的运用[J]. 沈洁. 新闻世界. 2015(04)
本文编号:3377359
【文章来源】: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0,(04)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小人大头》,《点石斋画报·元集》
像这样“东西融合,以显异士”的作品还有不少,如《庚集》所载《女医互斗》,两位女医生约期击剑,以较才华高下,被形容为“一言不合,起而攘臂……各持小刀,互决胜负”“细腰窄袖,睁眼竖眉,一往一来,如项庄、项伯之舞剑,真是好看煞人”(37)。主绘吴友如从文字中截取最宜入画的瞬间去定格,既呈现出绚丽洋服、挽髻严妆以及腾挪欲战的姿态,也保持了传统仕女图对女性体态美、服饰美的执着。(二)描摹想象,再现求“异”
以《辛集》之《夫人能军》(38)为例,报道描述了台湾军官林荫棠观察的夫人,前去搭救被生番围困的丈夫,“率壮丁数百人,十荡十决,再接再厉,始将观察救出”。在现实情况下,围者、困者以及搭救三方人员的处境不会像图中所展示的那么一目了然。画师为了使读者明晰三方当时境遇,经过想象、发挥,设置了全幅可见战事的结构,且巧妙利用山体遮挡,绵延景深,于尺幅中藏笔寓意,以示人数众多,鏖战激烈。此外,山体亦简化了主体人物的背景,配合“主大从小”画法,有效凸显了夫人“须眉巾帼”“儿女英雄”的威武气魄。画师还特别选择以“骑马挥枪”的动作来展现主体人物,其他人物则步行跟进,行动一致。与《夫人能军》这种“不在现场”式想象有别,还有一类异士故事需要画师与文字编撰者共同发挥“跨文化”式想象,即将陌生的域外事务以符合“中国式审美”的图像新闻表达出来,以期取得更好的视觉传播效果。相比前者,这一类型异士报道中,文字撰者需要发挥比绘者更多的想象力去完成对人物的塑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点石斋画报》主笔考[J]. 裴丹青. 图书情报论坛. 2015(02)
[2]《点石斋画报》对中西式绘法的运用[J]. 沈洁. 新闻世界. 2015(04)
本文编号:3377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377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