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杂志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30 08:27
电子杂志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结合,可以同时在线上和线下传播,是发挥和利用网络技术最大化的产物。Web2.0技术的出现,使电子杂志实现了从所有人向所有人的传播方式,要实现多维发展的目标,电子杂志就要以原创性为发展动力,以塑造品牌和提高用户粘黏度为发展方向,将盈利模式建立在杂志受众市场、互联网技术、行业管理及媒体运营规律的应用上。本文系统的分析了我国多媒体电子杂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在针对内容、提供者、受众、发行和阅读方式、盈利模式等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研究中发现,经过几年如火如荼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杂志有了较大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内容种类的丰富、发行终端的拓展、盈利多元化的趋势。但是,我国电子杂志仍处于推广和普及期,娱乐化倾向明显、原创度不够、法规不完善、盈利模式不明确等等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在对文献研究、网络调研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实例,以传统媒体及其他媒体的盈利方式为参考,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为电子杂志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在内容方面,除了加强定位的准确、市场的细分、内容的原创之外,要加强与传统媒介和其他网络媒体的融合,借助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强、受众规模大、媒体经验...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子杂志现状分析
2.1 特点分析
2.1.1 多媒体性的特征
2.1.2 互动性的追求
2.1.3 便捷性的发展方向
2.1.4 低成本的优势
2.2 提供者—以电子杂志平台为例
2.2.1 新浪杂志
2.2.2 Xplus
2.2.3 Zcom
2.2.4 Poco
2.3 内容
2.3.1 数量种类平衡,娱乐化倾向重
2.3.2 传统杂志痕迹明显
2.3.3 互动性加强
2.4 受众
2.4.1 受众规模和特征
2.4.2 受众行为分析
2.5 发行和阅读途径
2.5.1 发行分析
2.5.2 阅读分析
2.6 盈利模式
2.6.1 广告收入
2.6.2 投资和分众直投业务
2.6.3 读者订阅
第3章 电子杂志的问题分析
3.1 电子杂志导向需要明确
3.2 电子杂志内容需要拓展
3.3 电子杂志技术需要优化
3.4 电子杂志盈利模式需要转变
第4章 电子杂志发展策略
4.1 针对内容的策略
4.1.1 关于定位
4.1.2 关于内容质量
4.1.3 关于核心竞争力
4.1.4 关于新旧媒体的融合
4.2 针对技术的策略
4.2.1 满足受众阅读需求
4.2.2 阅读终端与发行平台的发展方向
4.3 针对出版的策略
4.3.1 国家法规保障
4.3.2 行业内部规范
4.4 营销策略
4.4.1 小众化定位
4.4.2 网络社区服务
4.4.3 电子商务营销
4.4.4 信息资源贩卖
4.4.5 新型广告形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纸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陈港,王芳,刘映尧,陈广学. 中国造纸. 2008(09)
[2]数字传媒时代媒体的网络化生存[J]. 朱建伟.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8(08)
[3]浅谈电子杂志的功能性和艺术性[J]. 马艳丽. 艺术研究. 2008(03)
[4]电子杂志的广告环境分析[J]. 尹琪. 经济论坛. 2008(14)
[5]网络杂志竞争力探析[J]. 彭丽. 东南传播. 2008(06)
[6]电子杂志受众研究[J]. 陈刚,陈经超,宋文婕,周钊.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08(02)
[7]电子杂志广告效果探析——基于消费者的广告效果实验比较分析[J]. 陈经超,李雨芩,杨帆.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08(01)
[8]2007年电子杂志回顾与展望[J]. 曾凡斌. 出版发行研究. 2008(01)
[9]“电子杂志”风生水起优劣互现[J]. 吴卫群. 新闻记者. 2007(12)
[10]Web2.0时代电子杂志的生存与发展[J]. 陈一村. 当代传播. 2007(06)
硕士论文
[1]中国期刊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 刘颖.西北大学 2008
[2]网络杂志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研究[D]. 樊志伟.西南大学 2007
[3]网络电子杂志的传播意义[D]. 何敏.吉林大学 2007
[4]“早餐”后该做什么[D]. 王舜.湖南师范大学 2007
[5]基于数字互动杂志的电子商务应用研究[D]. 李高虎.北京邮电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66406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子杂志现状分析
2.1 特点分析
2.1.1 多媒体性的特征
2.1.2 互动性的追求
2.1.3 便捷性的发展方向
2.1.4 低成本的优势
2.2 提供者—以电子杂志平台为例
2.2.1 新浪杂志
2.2.2 Xplus
2.2.3 Zcom
2.2.4 Poco
2.3 内容
2.3.1 数量种类平衡,娱乐化倾向重
2.3.2 传统杂志痕迹明显
2.3.3 互动性加强
2.4 受众
2.4.1 受众规模和特征
2.4.2 受众行为分析
2.5 发行和阅读途径
2.5.1 发行分析
2.5.2 阅读分析
2.6 盈利模式
2.6.1 广告收入
2.6.2 投资和分众直投业务
2.6.3 读者订阅
第3章 电子杂志的问题分析
3.1 电子杂志导向需要明确
3.2 电子杂志内容需要拓展
3.3 电子杂志技术需要优化
3.4 电子杂志盈利模式需要转变
第4章 电子杂志发展策略
4.1 针对内容的策略
4.1.1 关于定位
4.1.2 关于内容质量
4.1.3 关于核心竞争力
4.1.4 关于新旧媒体的融合
4.2 针对技术的策略
4.2.1 满足受众阅读需求
4.2.2 阅读终端与发行平台的发展方向
4.3 针对出版的策略
4.3.1 国家法规保障
4.3.2 行业内部规范
4.4 营销策略
4.4.1 小众化定位
4.4.2 网络社区服务
4.4.3 电子商务营销
4.4.4 信息资源贩卖
4.4.5 新型广告形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纸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陈港,王芳,刘映尧,陈广学. 中国造纸. 2008(09)
[2]数字传媒时代媒体的网络化生存[J]. 朱建伟.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8(08)
[3]浅谈电子杂志的功能性和艺术性[J]. 马艳丽. 艺术研究. 2008(03)
[4]电子杂志的广告环境分析[J]. 尹琪. 经济论坛. 2008(14)
[5]网络杂志竞争力探析[J]. 彭丽. 东南传播. 2008(06)
[6]电子杂志受众研究[J]. 陈刚,陈经超,宋文婕,周钊.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08(02)
[7]电子杂志广告效果探析——基于消费者的广告效果实验比较分析[J]. 陈经超,李雨芩,杨帆.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08(01)
[8]2007年电子杂志回顾与展望[J]. 曾凡斌. 出版发行研究. 2008(01)
[9]“电子杂志”风生水起优劣互现[J]. 吴卫群. 新闻记者. 2007(12)
[10]Web2.0时代电子杂志的生存与发展[J]. 陈一村. 当代传播. 2007(06)
硕士论文
[1]中国期刊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 刘颖.西北大学 2008
[2]网络杂志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研究[D]. 樊志伟.西南大学 2007
[3]网络电子杂志的传播意义[D]. 何敏.吉林大学 2007
[4]“早餐”后该做什么[D]. 王舜.湖南师范大学 2007
[5]基于数字互动杂志的电子商务应用研究[D]. 李高虎.北京邮电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66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46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