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论著作权法视阈中的作者收回权

发布时间:2017-05-06 05:01

  本文关键词:论著作权法视阈中的作者收回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者收回权,是指作者将著作权中的经济权利转让或许可他人行使后,如发生“思想或情感上的改变”而希望修改作品或制止作品继续传播,可以收回已转让或许可的权利。这一权利属人格权范畴,具有不可继承、不可让与、不可剥夺性及行使条件的有限性,并且是作品精神权利范畴中一项独立的权利。作者收回权在法律上张扬自由与正义的价值目标,在经济上保护作者、作品使用人、社会公众等多方利益,在文化上有助于创造和传承社会文化。上述多方面的价值使作者收回权受到大陆法系部分国家承认。与此同时,作者收回权也并不违背《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TRIPS等国际公约的基本精神。但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著作权制度具有人文主义及功利主义的不同文化根基,具有作者权体系及版权体系的不同制度背景,再加之《伯尔尼公约》的外部因素,英美法系版权制度并不认可作者收回权。 我国1984年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中曾有涉及作者收回权的规定,但这一权利并未受到1990年《著作权法》的认可。《著作权法》立法时期,我国著作权制度及合同制度的稚嫩、作者经济实力的羸弱以及文化产品的匮乏,是《著作权法》在深受大陆法系著作权制度影响的同时抛弃作者收回权的重要原因。时过境迁,,《著作权法》颁布二十年后的今天,作者收回权因其与我国文化传统的相容性、与我国宪法及著作权法基本取向的相容性,其立法必要性值得重新探讨。但作者收回权本身以及我国艺术创作环境的不成熟性,使得我国《著作权法》认可这一权利至少在目前显得不合时宜。尽管如此,对作者收回权的研究仍有其价值。它一方面为将来可能的立法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有利于在版权贸易的场合维护我国作品使用人及社会公众合法权利。
【关键词】:作者收回权 精神权利 表达自由 人文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1
  • 一、 作者作者收回权概述11-29
  • (一) 作者收回权的概念11
  • (二) 作者收回权的性质11-15
  • (三) 作者收回权的特征15-17
  • (四) 作者收回权的地位17-20
  • (五) 作者收回权的价值20-29
  • 二、 比较法视野中的作者收回权评述29-49
  • (一) 国际公约中的作者收回权29-31
  • (二) 大陆法系中的作者收回权31-38
  • (三) 英美法系中的作者收回权38-44
  • (四) 两大法系作者收回权制度迥异的原因探析44-49
  • 三、 我国《著作权法》关于作者收回权的制度选择49-57
  • (一) 我国著作权制度中的作者收回权49-50
  • (二) 我国《著作权法》不保护作者收回权的原因分析50-53
  • (三) 我国《著作权法》修订引入作者收回权的肯定说53-54
  • (四) 我国《著作权法》修订引入作者收回权的否定说54-57
  • 结论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延超;;数字技术VS作者精神权利制度[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2期

2 郑成思;版权主体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7年01期

3 弗洛朗斯-马里·皮里乌,陆象淦;作者享有知识产权的合法性[J];第欧根尼;2005年01期

4 何昱;王娟;;民间文学艺术来源群体的精神权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张志;国际法环境下版权侵权的民事责任[J];企业经济;2004年08期

6 刘筠筠;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探索与比较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张建邦;;精神权利保护的一种法哲学解释[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1期

8 杨红军;;版权中精神权利不可让渡的多维论证[J];科技与法律;2008年04期

9 向玲莉;;论因特网上的精神权利保护[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期

10 柳励和;;论著作人身权的性质[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传夫;;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与知识产权利益平衡[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洪霞;;著作编辑与著作权法意识[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蒋茂凝;;计算机信息网络中版权保护的新发展[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5辑[C];2001年

4 刘萍;;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一帆;;我国应确立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江洪;蓝玉琼;江兰;;国家赔偿中的有关精神损害的法医学研究[A];中国法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张玲;尚文彦;;对著作权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8 严中云;;浅谈漫画作品著作权的国际保护[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9 郭娟;;浅议网络出版物中的版权问题[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阿军;;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中的著作权保护[A];学报编辑论丛(第四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如何保障农民工精神权利[N];济宁日报;2005年

2 张莉莉;浅谈著作权人精神权利的合理使用[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4年

3 孟桢尧;要尊重农民工的精神权利[N];孝感日报;2006年

4 姜玉珂;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精神权利的探讨[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王红玲 王功杰;代写论文著作权的归属[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郭子男 景小勇;关于表演者精神权利的探讨[N];中国文化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魏晓薇;数字技术“可怕”但能应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毛磊;如何保障农民工精神权利[N];人民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房琳琳;段瑞春谈知识产权保护[N];科技日报;2007年

10 中国消费者报 岳纲举;非物质文化遗产 谁的“奶酪”[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鹏;英美法系作者精神权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2 杨延超;作品精神权利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张函;国际艺术品贸易中的法律问题[D];武汉大学;2009年

4 丁启明;人权契约论[D];吉林大学;2008年

5 孟祥娟;版权侵权认定与法律救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董皓;多元视角下的著作权法公共领域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李祖明;互联网上的版权保护与限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毕荣建;论发表权[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杨鸿;民间文艺特别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立法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辉;精神权利的类型化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智慧;作品精神权利的可转让性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韩磊;表演者精神权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立鹏;作者精神权利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5 余秀宝;作者精神权利转让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6 方兴;网络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乔剑;论经典文学作品完整权的保护[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黄国东;论两大法系版权制度对作者精神权利的限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9 毕荣建;法人著作人身权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李海强;精神损害赔偿概念之逻辑重构[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著作权法视阈中的作者收回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47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e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