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报纸的图片报道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1 16:25
进入21世纪以来,“读图时代”的理论和应用随处可见。当然,这里所说的“读图时代”的提法是就新出现在报业的某些特征和部分受众的一些阅读趋向而言的。“读图”作为一种风格选择和商业化追求,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从纯业务角度讲也应该而且需要大力提倡。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我们看到的是新闻图片在报纸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报纸,越是重视新闻图片。对于这些报纸来说,新闻图片不再仅仅是美化版面的一种编辑手段,而且开始担负起传递信息、传播观点的职能,并且在传递信息、传播观点方面越做越好。新闻图片也不再是文字的附属和点缀,而是发挥着与文字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作用,具体到报纸的版面上,读者看到的是新闻图片多了、大了、更好看了。作为“非语言符号”传达的一种,图片报道在这个信息快餐时代因为其内容和形式上的新颖和快捷得到了受众的普遍认可,成为在“读图时代”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吸引着大众的眼球。因此,从印刷出版物到电子媒体,从户外广告到日常的宣传手段,图像的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感知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常见方式进入到了每个家庭和个人的生活工作中,成为了一种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传播信息和接...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8年的关键词之一“周老虎”的骗局被揭穿
在武汉市街头,一对情侣穿着婚纱,戴着口罩,穿着拐杖的老人与他们擦肩而过。”6月28日,《中国摄影记者聚焦SARS》在北京首发,该画册也收入了月6日,在武汉市街头,一对穿着婚纱、礼服的新路。”此后,这幅照片又以《非典时期的爱情》为题赛中获得生活类三等奖,图片说明为:“2003年5月带拍摄的一对穿着婚纱礼服的新人,戴着防非典的年3月22日,照片中的男主人公把照片作者和《武称照片严重失实,侵犯了他的名誉权。法庭_匕被于非典时期在武汉街头抓拍的,并非摆拍,当时因及问他们的名字和联系方式,直到接到原告的起诉婚纱走秀表演。2004年10月18日,武汉市中级人被告侵犯原告名誉权事实成立,也等于宣布这是一不存在,那么图片的问题就出在文字说明上。
米高的浪潮正向人们席卷而来。该照片引起巨大轰动。但令人惊讶的是,事后证明该照片并非是在12.26“世纪海啸”中拍摄,而是2年前于中国杭州拍摄到的“钱塘江潮”!(见图4.2)璨璨 璨馨馨馨熬鑫鬓鬓鬓鬓鬓霎黝 黝lll攀龚 龚 今今丈汽九九 }}}址盆火、 、 !!!职牙界即 即 图4.2加拿大《卡尔加里先驱报》误把钱塘江潮当作海啸照片刊登在头版。照片中数米高的浪潮正向人们席卷而来。正如以上的例子,在“读图时代”,摆拍已经是“小儿科”的新闻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片报道的真实性又出现了新的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数字摄影技术以及数字图像处理软件给报纸图片报道带来的影响。与传统的暗房制作相比,数字影像的处理变得十分简单、方便,甚至可以移花接木、偷梁换柱。这就大大加剧了图片的随意编辑性。数字影像的编辑与制作是通过计算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人文理念和平民视角[J]. 许光明. 新闻知识. 2007(08)
[2]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实践面临的挑战[J]. 盛希贵. 国际新闻界. 2007(02)
[3]小议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J]. 曾尉,邬荆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4]推进读图时代新闻摄影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访谈录[J]. 朱金平. 军事记者. 2006(10)
[5]真实的谎言——新闻摄影造假现象剖析[J]. 孙钢军. 新闻爱好者. 2006(09)
[6]研究新闻摄影科学[J]. 卢吉安. 中国记者. 1997(12)
[7]略论我国新闻摄影与国际接轨[J]. 刘源. 新闻界. 1997(05)
本文编号:3560586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8年的关键词之一“周老虎”的骗局被揭穿
在武汉市街头,一对情侣穿着婚纱,戴着口罩,穿着拐杖的老人与他们擦肩而过。”6月28日,《中国摄影记者聚焦SARS》在北京首发,该画册也收入了月6日,在武汉市街头,一对穿着婚纱、礼服的新路。”此后,这幅照片又以《非典时期的爱情》为题赛中获得生活类三等奖,图片说明为:“2003年5月带拍摄的一对穿着婚纱礼服的新人,戴着防非典的年3月22日,照片中的男主人公把照片作者和《武称照片严重失实,侵犯了他的名誉权。法庭_匕被于非典时期在武汉街头抓拍的,并非摆拍,当时因及问他们的名字和联系方式,直到接到原告的起诉婚纱走秀表演。2004年10月18日,武汉市中级人被告侵犯原告名誉权事实成立,也等于宣布这是一不存在,那么图片的问题就出在文字说明上。
米高的浪潮正向人们席卷而来。该照片引起巨大轰动。但令人惊讶的是,事后证明该照片并非是在12.26“世纪海啸”中拍摄,而是2年前于中国杭州拍摄到的“钱塘江潮”!(见图4.2)璨璨 璨馨馨馨熬鑫鬓鬓鬓鬓鬓霎黝 黝lll攀龚 龚 今今丈汽九九 }}}址盆火、 、 !!!职牙界即 即 图4.2加拿大《卡尔加里先驱报》误把钱塘江潮当作海啸照片刊登在头版。照片中数米高的浪潮正向人们席卷而来。正如以上的例子,在“读图时代”,摆拍已经是“小儿科”的新闻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图片报道的真实性又出现了新的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数字摄影技术以及数字图像处理软件给报纸图片报道带来的影响。与传统的暗房制作相比,数字影像的处理变得十分简单、方便,甚至可以移花接木、偷梁换柱。这就大大加剧了图片的随意编辑性。数字影像的编辑与制作是通过计算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人文理念和平民视角[J]. 许光明. 新闻知识. 2007(08)
[2]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实践面临的挑战[J]. 盛希贵. 国际新闻界. 2007(02)
[3]小议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J]. 曾尉,邬荆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4]推进读图时代新闻摄影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邵华访谈录[J]. 朱金平. 军事记者. 2006(10)
[5]真实的谎言——新闻摄影造假现象剖析[J]. 孙钢军. 新闻爱好者. 2006(09)
[6]研究新闻摄影科学[J]. 卢吉安. 中国记者. 1997(12)
[7]略论我国新闻摄影与国际接轨[J]. 刘源. 新闻界. 1997(05)
本文编号:3560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560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