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概念、功能及其改进策略

发布时间:2022-02-10 15:17
  影响因子是在引文分析的实践中产生的期刊评价创新成果,目前已成为学术期刊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但是,其概念所涉及因素的模糊性与可变性决定了影响因子并非完美无缺。尽管相关指标的研制填补了一些不足与缺陷,影响因子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从实际应用的效果来看,影响因子在学术评价方面的影响力已有超出其特定功能之嫌,需要科学地界定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的地位和权重。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概念的再厘定
    (一)影响因子概念的提出
    (二)影响因子的基本涵义和特征
二、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功能、缺陷和不足
    (一)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功能
        1.影响因子为学术期刊定量评价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量化指标
        2.影响因子为学术期刊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3.影响因子推动了学术期刊定量评价机构与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二)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局限性
        1.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概念本身的局限性
            第一,影响因子没有考虑“时间窗口”选择的动态性。
            第二,影响因子没有考虑文献引用的质量。
            第三,影响因子没有考虑不同学科文献的传播特征。
            第四,影响因子没有明确规范标准的统计范围。
        2.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评价功能的局限性
            第一,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不能完全代表期刊的质量与影响力。
            第二,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不具备评价期刊单篇论文的功能。
三、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改进策略
    (一)影响因子计算模型的改进策略
    (二)影响因子在学术期刊中评价权重的改进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过度自引的修正研究——自然影响因子[J]. 俞立平,万晓云,琚春华.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11)
[2]特征因子算法与SJR算法的比较分析及实证研究[J]. 庄纪林.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9(02)
[3]中国文学研究论文被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孙昕光,李宗刚.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7)
[4]期刊影响因子重要时间节点的考证[J]. 孟君,刘雪立,魏雅慧.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05)
[5]期刊累积影响因子与年度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J]. 刘雪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07)
[6]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影响因子的最适引证时间窗口分析[J]. 盛丽娜.  情报杂志. 2015(11)
[7]历史影响因子:一个新的学术期刊存量评价指标[J]. 俞立平.  图书情报工作. 2015(02)
[8]加权生命周期影响因子对期刊评价的影响[J]. 侯湘,吕建斌.  情报学报. 2013 (09)
[9]期刊评价新指标——特征因子[J]. 刘艳华,华薇娜.  情报杂志. 2010(07)
[10]特征因子与论文影响力指标初探[J]. 窦曦骞,祁延莉.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06)



本文编号:3619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619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a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