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漫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5 18:06
新闻漫画是一种新闻报道的方式,也是一种深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绘画形式。我国的新闻漫画从诞生之日起就紧密地配合了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漫画凝聚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服方法以及幽默诙谐的表现形式获得了受众的喜爱。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当下,新闻漫画起到的作用日益突出,这不仅体现在印刷媒体领域,也包括了电视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以互联网、手机通讯等技术平台为基础,新闻漫画将搭上发展的快车,成为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的生力军。在新闻漫画繁荣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应该冷静思考其理论创新的缺失。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新闻漫画这一独特的新闻报道形式,如何改善国内新闻漫画发展的现状成为新闻漫画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大众传媒要进一步认识到新闻漫画的作用和传播功能,使新闻漫画在媒体中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新闻漫画的理论研究一定要引起新闻界与漫画界相关学者的重视,加强新闻漫画理论的建设。相信在实践与理论的共同提高下,新闻漫画的发展一定会有更好的前景。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誓师大会》作者:张滨原载《广州日报》
??曳匠稍?0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漫画《武大郎开店》(图2一3),作者在构思创意时,巧妙借用古典文学《水浒传》那个人人皆知的武大郎为寓体,来讽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比自己高的人都不用”的评判标准。门口的那副对联写着:“人不在高有权则灵,店虽不大唯我独掌。”一语道破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这种羡贤妒能、任人唯亲的现象。让读者看到漫画,不由在会心一笑中,体会到作者的笔锋所指。图2一3:《武大郎开店》作者:方成表现方法在评价一幅漫画的好与坏时同样占有很重要的作用,作者在确定作品的表现方法时最难处理的就是意念与画笔的关系。做到“以意为主,意到笔不到,虚幻的形象浮出,以寥寥数笔画出轮廓,感觉到了就很好’,②因为漫画中的人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人的肖像,画中所描绘的情节也不是生活中真实事件某一瞬间。它只是在真实的生活基础上画出事物的体感,表现的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看法。漫画家方成认为,漫画创作中最难的是搞好漫画人物造型。新闻漫画作品在艺术处理上运用恰当的人物造型表达主题思想,不仅能够体现新时代人们审美观①杨蕊.《挖掘新闻漫画深层的文化底蕴》.《采写编》,2007年,第三期:第22页.②杨蕊.《挖掘新闻漫画深层的文化底蕴》.《采写编》,2007年,第三期:第22页.!3
?湎壬?诮夥耪秸?逼诖醋鞯囊环?髌贰赌ズ玫对偕薄?图2一4),他通过描绘躲在“和平方案”盾牌后磨刀的蒋介石形象,揭露了其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华君武曾把它称为自己一生中最喜欢的漫画作品,是因为这幅作品成功的设计了蒋介石的人物形象。“蒋介石”的秃头、小胡子、美国军服、还有那方块膏药,都有许多的讲究和令人回味的韵味。画中蒋介石磨刀时鬼鬼祟祟的神态,即阴险又没有底气。他手中的那把残破的刀,无论再怎样磨,也将是徒劳的,生动的表现出蒋介石当时的狼狈处境。绘制技巧同样为新闻漫画增加了几分艺术气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抢救新闻漫画[J]. 吴志珂. 记者摇篮. 2008(02)
[2]挖掘新闻漫画深层的文化底蕴[J]. 杨蕊. 采.写.编. 2007(03)
[3]解读“读图时代”[J]. 孙晓燕. 编辑学刊. 2004(03)
[4]“图文并茂”不等于“图文并重”[J]. 许林. 新闻战线. 2003(01)
[5]新闻漫画的特性和效应[J]. 禹天成. 新闻通讯. 2000(02)
[6]关于当前我国新闻漫画若干问题的思考[J]. 刘一丁. 新闻实践. 2000(01)
硕士论文
[1]抗战漫画运动研究[D]. 陶少艺.广西师范大学 2002
[2]试论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D]. 王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本文编号:3627085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誓师大会》作者:张滨原载《广州日报》
??曳匠稍?0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漫画《武大郎开店》(图2一3),作者在构思创意时,巧妙借用古典文学《水浒传》那个人人皆知的武大郎为寓体,来讽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比自己高的人都不用”的评判标准。门口的那副对联写着:“人不在高有权则灵,店虽不大唯我独掌。”一语道破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这种羡贤妒能、任人唯亲的现象。让读者看到漫画,不由在会心一笑中,体会到作者的笔锋所指。图2一3:《武大郎开店》作者:方成表现方法在评价一幅漫画的好与坏时同样占有很重要的作用,作者在确定作品的表现方法时最难处理的就是意念与画笔的关系。做到“以意为主,意到笔不到,虚幻的形象浮出,以寥寥数笔画出轮廓,感觉到了就很好’,②因为漫画中的人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人的肖像,画中所描绘的情节也不是生活中真实事件某一瞬间。它只是在真实的生活基础上画出事物的体感,表现的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看法。漫画家方成认为,漫画创作中最难的是搞好漫画人物造型。新闻漫画作品在艺术处理上运用恰当的人物造型表达主题思想,不仅能够体现新时代人们审美观①杨蕊.《挖掘新闻漫画深层的文化底蕴》.《采写编》,2007年,第三期:第22页.②杨蕊.《挖掘新闻漫画深层的文化底蕴》.《采写编》,2007年,第三期:第22页.!3
?湎壬?诮夥耪秸?逼诖醋鞯囊环?髌贰赌ズ玫对偕薄?图2一4),他通过描绘躲在“和平方案”盾牌后磨刀的蒋介石形象,揭露了其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华君武曾把它称为自己一生中最喜欢的漫画作品,是因为这幅作品成功的设计了蒋介石的人物形象。“蒋介石”的秃头、小胡子、美国军服、还有那方块膏药,都有许多的讲究和令人回味的韵味。画中蒋介石磨刀时鬼鬼祟祟的神态,即阴险又没有底气。他手中的那把残破的刀,无论再怎样磨,也将是徒劳的,生动的表现出蒋介石当时的狼狈处境。绘制技巧同样为新闻漫画增加了几分艺术气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抢救新闻漫画[J]. 吴志珂. 记者摇篮. 2008(02)
[2]挖掘新闻漫画深层的文化底蕴[J]. 杨蕊. 采.写.编. 2007(03)
[3]解读“读图时代”[J]. 孙晓燕. 编辑学刊. 2004(03)
[4]“图文并茂”不等于“图文并重”[J]. 许林. 新闻战线. 2003(01)
[5]新闻漫画的特性和效应[J]. 禹天成. 新闻通讯. 2000(02)
[6]关于当前我国新闻漫画若干问题的思考[J]. 刘一丁. 新闻实践. 2000(01)
硕士论文
[1]抗战漫画运动研究[D]. 陶少艺.广西师范大学 2002
[2]试论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D]. 王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本文编号:3627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62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