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滥用的竞争法规制
发布时间:2023-03-07 10:33
2003年,思科公司在美国起诉中国华为公司,要求华为停止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本案中思科的真正动机是借保护知识产权之名,行维护其垄断地位之实。知识产权的滥用,是相对于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使而言的,它是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行使其权利时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导致对该权利的不正当利用,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形。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否允许某一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依靠其知识产权阻止新竞争者的加入?这一案件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讨论,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科学技术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首要因素的背景下,怎样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本国企业,防止发达国家滥用知识产权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社会组织或者国家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生产经营等领域创造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的总称。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也就是私权,它的私权性质也决定了它的专有性。权利人可凭借知识产权获取相应的垄断收益。知识产权的激励、调节、规范和保障作用使它成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助燃剂、调节器和保护神。而知识产权制度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 言
一、 “思科诉华为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一) 思科诉华为案的背景
(二) 思科诉华为案所引发的法律问题
二、 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的内在关联
(一) 知识产权的一般分析
(二) 竞争法的一般分析
(三) 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的内在关联
三、 我国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反思
(一) 世界经济背景下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
(二) 我国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反思
(三) 我国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竞争法的重新定位与简要构想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本文编号:3757437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 言
一、 “思科诉华为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一) 思科诉华为案的背景
(二) 思科诉华为案所引发的法律问题
二、 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的内在关联
(一) 知识产权的一般分析
(二) 竞争法的一般分析
(三) 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的内在关联
三、 我国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反思
(一) 世界经济背景下的我国知识产权制度
(二) 我国竞争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反思
(三) 我国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竞争法的重新定位与简要构想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本文编号:3757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75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