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软件知识产权保护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9 05:50
尽管我们自豪地宣称我们迈进了知识经济年代,尽管我们消费着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的产品,然而,作为个体的我们却似乎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更显得无知。我们的无知来自于越来越细密的社会分工所带来的知识爆炸,也体现在消费知识产品时一次次的“信息不对称”中。当“知识”取得法律的庇护,并以知识产权的形态出现时,大量的知与无知的矛盾就产生了。当法律对“知识”的保护使“知识”具备了“power”(权力)的一切特征,能控制与奴役他人时,知识控制与反知识控制的斗争,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知识产权制度存在着一个悖论:一方面,知识产权是一种合法垄断权利。如果不承认和不有效保护智力成果完成人及其继受人的知识产权,那么作为包括软件在内的科学技术智力成果或者文化艺术智力成果的创造者及其成果转化者,要获得其智力创造性劳动的合理回报与相应价值是十分困难的,也是没有保障的,因此人们对发明创造、文艺创作及其他智力成果转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也是难以维持的。另一方面,如果给予包括软件在内的智力成果完成人及其继受人以过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则作为合法垄断者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很有可能滥用其垄断性的权利,从而,因谋取超额利润或者谋求不当效益而阻...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开源软件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一) 源代码封闭的技术原因及其导致的弊端
(二) 开源运动的技术背景
(三) 政治意味的“自由”与自由软件运动
(四) “商业”味道与OSIA倡导的开源运动
(五) 开源运动的意义
二、源代码和开源软件的界定及二者的法律特征
(一) 源代码的界定和法律特征
(二) 开源软件的界定和法律特征
三、开源软件的法哲学和经济学分析
(一) 开源软件的法哲学分析
1.主流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观点
2.开源运动的法哲学分析
(二) 开源软件的经济学分析
1.以功利主义的视角看开源软件
2.以经济激励理论的视角看开源软件
四、开源软件在著作权保护体系下的知识产权问题
(一) 开源软件的著作权状态
(二) 开源软件著作权权能转移的法律问题
(三) 接受许可证的人承担义务的前提
(四) 开源软件的作品性质分析
1.职务作品问题
2.演绎作品问题
(五) 开源软件作者的精神权利问题分析
1.发表权问题分析
2.署名权问题分析
3.修改权问题分析
4.保护作品完整权问题分析
(六) 开源软件作者的财产权利问题分析
1.作者放弃复制权
2.作者无担保责任
五、开源软件在专利保护体系下的知识产权问题
(一) 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对专利实质条件的影响
(二) 专利制度与开源软件的冲突
(三) 开源软件所面临的专利风险
(四) 开源软件对待软件专利的态度及其在我国专利法体系下的保护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84159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开源软件运动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一) 源代码封闭的技术原因及其导致的弊端
(二) 开源运动的技术背景
(三) 政治意味的“自由”与自由软件运动
(四) “商业”味道与OSIA倡导的开源运动
(五) 开源运动的意义
二、源代码和开源软件的界定及二者的法律特征
(一) 源代码的界定和法律特征
(二) 开源软件的界定和法律特征
三、开源软件的法哲学和经济学分析
(一) 开源软件的法哲学分析
1.主流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观点
2.开源运动的法哲学分析
(二) 开源软件的经济学分析
1.以功利主义的视角看开源软件
2.以经济激励理论的视角看开源软件
四、开源软件在著作权保护体系下的知识产权问题
(一) 开源软件的著作权状态
(二) 开源软件著作权权能转移的法律问题
(三) 接受许可证的人承担义务的前提
(四) 开源软件的作品性质分析
1.职务作品问题
2.演绎作品问题
(五) 开源软件作者的精神权利问题分析
1.发表权问题分析
2.署名权问题分析
3.修改权问题分析
4.保护作品完整权问题分析
(六) 开源软件作者的财产权利问题分析
1.作者放弃复制权
2.作者无担保责任
五、开源软件在专利保护体系下的知识产权问题
(一) 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对专利实质条件的影响
(二) 专利制度与开源软件的冲突
(三) 开源软件所面临的专利风险
(四) 开源软件对待软件专利的态度及其在我国专利法体系下的保护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84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98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