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1979年《人民文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1976-1979年《人民文学》研究
【摘要】:《人民文学》是与新中国同生的文学期刊,其作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文学刊物,自创刊伊始便秉承了一种兼容并蓄、延绵不绝的文学理想,作为中国作协和文联的机关刊物,承担着传达国家主流意识话语的责任。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中,《人民文学》经历了中国最大的政治变化——“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四人帮”的粉碎意味着中国极左主义路线政治权利的崩溃,《人民文学》面对风雨飘摇的70年代时,不断努力更迭文学观念、构建文学规范、引领主流文学的创作方向,使其自复刊之后的《人民文学》在中国文坛中始终保持着它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提供中国文学的诸多历史细节,在中国当代文学场域中拥有着独树一帜的姿态。 本论文是以《人民文学》为研究对象,以1976年至1979年为时间域,从文学发展的历时性为脉络,探讨时代变迁使《人民文学》的发展出现诸多变化,探析这一时期的《人民文学》为中国文坛带来的重要影响。 本论文拟从三个方面重点论述:首先探讨了《人民文学》的外部环境,从1976年《人民文学》的复刊和1978年由《人民文学》编辑部举办的“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评奖活动两个重要事件入手,,尽量还原历史概貌,谈及《人民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新时期”文学初期的重要地位。其次对《人民文学》的内部结构及其深层意义进行探析,在编辑理念中呈现出由政治性至上向显现出文学性的变化,作家心态上坚持着在主流创作之下努力创新,读者反馈中呈现出是一种导向性话语接受的特点。最后是对《人民文学》四年刊发文章的文本解读,从而对四年《人民文学》在创作特色、时代精神以及审美特质的三方面总结,分析出在创作特色上呈现出努力对“文革文学”的突围,彰显出多重的时代精神,到审美特征上依然呈现出“集体主义”的审美诉求特点。本文将从《人民文学》的背后历史和众多文学现象联系起来,挖掘史实史料,建立起可靠史识,把握《人民文学》在70年代末呈现出独特的文人气质,探讨其在当代文学转型期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人民文学》 政治 文学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39.29;I206.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21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10-12
- 二、研究现状12-18
- 三、研究内容18-21
- 第一章 1976——1979 年《人民文学》的外部环境与影响21-34
- 第一节 1976 年《人民文学》复刊背景21-27
- 第二节 1978 年《人民文学》与“全国首届优秀短篇小说”评奖活动27-34
- 第二章 1976——1979 年《人民文学》的内部构成34-54
- 第一节 编辑理念:政治性向文学性倾斜34-43
- 第二节 作者心态:主流创作之下的回归与创新43-49
- 第三节 读者反馈:导向性的话语接受49-54
- 第三章 1976——1979 年《人民文学》的意义与价值54-75
- 第一节 形式的多样与“文革文学”的突围54-61
- 第二节 多重时代精神的彰显61-68
- 第三节 单一审美特质的突破68-75
- 结语75-77
- 参考文献77-83
- 附录83-98
- 后记98-99
- 个人简历9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涛;;复刊后的《人民文学》与文坛复兴[J];百年潮;2009年11期
2 吕海琛;;对传统和现代的双重背离——十七年《人民文学》小说中的爱情描写[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杨春兰;;《人民文学》:以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J];传媒;2009年10期
4 傅红;;商品化情势下的“价值游离”话语——1990-1999年《人民文学》小说非主流话语形式分析[J];当代文坛;2009年03期
5 李丹;;“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的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3期
6 张桦;“感时忧国”与“超越时空”——论中外现当代文学的忧患意识[J];外国文学;1986年10期
7 欧娟;;偏离与趋同:双重视域的价值选择——1949—1955年《人民文学》实例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欧娟;;主流意识形态阵地——1949-1955年《人民文学》的主流叙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袁向东;;“让我们共同想象吧!”——《人民文学》(1949—1966)中国多民族文学版图建设论[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10 陆玉胜;王家勇;;多元编辑理念烛照下的《人民文学》——解读新时期十年题头作品[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运波;1964:《人民文学》的阶级与阶级斗争叙事[D];吉林大学;2006年
2 陈庆容;转折时期的文学评奖与“经典”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22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62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