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出版论文 >

从《南方人物周刊》谈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现状与发展走向

发布时间:2016-07-02 12:08

  本文关键词:从《南方人物周刊》谈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现状与发展走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大学》 2007年

从《南方人物周刊》谈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现状与发展走向

朱宝  

【摘要】: 网络媒体的诞生和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压力。传统媒体间的竞争加剧,表现为成立传媒集团或报业集团。各报业集团都在积极寻找一种新的新闻产品样式来打开市场缺口,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巩固报业集团的品牌和权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正在国内形成,如何制造出一种新闻产品来满足这部分人快速生活节奏中的闲暇精神享受,已受到众多从事文化产业的同行所关注。这部分中产阶级人士具有较高学历,具有较高收入,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具有较高的社会问题敏感度,,具有较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较独特的见解。他们散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关心国事天下事,关注国计民生,他们有较高的传媒素养,有获得信息的便捷途径和手段,他们渴望交流,通过一种媒介来权衡自己的见解和获得不同观点与见解,通过一种媒介换个角度看世界,多角度解读社会。 深度报道、调查报道和以观点见长的评论以新闻的样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扮演这种角色,并将继续扮演这种角色。但在现实中,以事件为主线的报道方式总与人本身有着一层隔膜,发生在周围,却不能深刻打动并挂念于心。挖掘事件背后的主因、参与者——人物,并将人物命运以新闻的手法客观呈现,以故事化的结构突显矛盾,以客观冷静的旁观者口吻记录,最终以文字的形式叙述,表达社会现实,彰显人性的繁芜、焦灼、矛盾与社会道德、良知、规范的碰撞所折射出的真、善、美和伪、恶、丑,以人性重新打量每个生命,感知社会冷暖,或者浮燥,或者内敛,或者沉稳,或者世故,都是多面性社会历史中的人性的一面。顺应时代所需,这种以新闻类人物切入的杂志诞生了。《南方人物周刊》是其中的一种。 《南方人物周刊》这种新闻类人物周刊诞生仅一年就赢得了36万的发行量,在竞争剧烈的传媒市场中迅速抢占市场,瓜分本已紧缩的市场份额。研究《南方人物周刊》的新闻产品的生产、操作及市场运营和品牌建立对当前以《南方人物周刊》为代表的新闻类人物周刊的发展极具意义。 本研究笔者力图从疏理报刊发展脉落开始,沿着历史的轨迹步入现代期刊的特殊形态——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研究。其内容包括:古代报章期刊、近现代报章期刊的脉落疏理;从谈期刊诞生、发展,到当下新生的一种期刊——《南方人物周刊》,以《南方人物周刊》为例展开对当下新闻类人物周刊发展现状的探讨;从《南方人物周刊》的机构设置与运作模式(包括出版、发行、广告与市场分析)等分析研究当下新闻类人物周刊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前景;以《南方人物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为样本,比较分析中国新闻类周刊的特点,以《南方人物周刊》和《人物》为样本,比较分析中国人物类周刊的特点,并从中总结分析归纳出以《南方人物周刊》为代表的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特点,分析比较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优劣势,并针对优势和劣势提出建议,为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发展作些铺垫与总结;并从数据比较和文本比较中,探寻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发展走向。 新闻类人物周刊这种崭新的形式自其诞生以来,以其新锐的观点,特殊的笔触与独特的报道角度迎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圈内的好评,研究其现状与发展走向,对中国杂志类周刊的运作方法,操作模式、出版发行模式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笔者的分析研究动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239.2-F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中国期刊发展脉落疏理9-14
  • 第一节 期刊的定义9-10
  • 一、关于期刊的定义9-10
  • 第二节 中国报章期刊的诞生及报章期刊的发展脉落10-14
  • 一、中国古代报章期刊10-11
  • 二、中国近现代报章期刊11-14
  • 第二章 以《南方人物周刊》为例述析新闻类人物周刊发展现状14-36
  • 第一节 《南方人物周刊》诞生及发展简述14-16
  • 一、《南方人物周刊》的诞生14-16
  • 第二节 以《南方人物周刊》为例谈新闻类人物周刊的特点16-36
  • 一、关于《南方人物周刊》的新闻人物选题16-32
  • 二、新闻类人物周刊的特点32-34
  • 三、新闻类人物周刊的发展现状34-36
  • 第三章 《南方人物周刊》运作模式36-58
  •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运作模式36-58
  • 一、机构设置36
  • 二、出版、发行、广告运作模式解析36-47
  • 三、受众(读者)分析47-53
  • 四、品牌、市场、媒体联动及广告客户解析53-58
  • 第四章 以《南方人物周刊》为例分析比较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优劣势与合理化建议58-70
  • 第一节 比较分析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优劣势58-70
  • 一、关于新闻类人物周刊(选取《南方人物周刊》)与新闻周刊(选取《中国新闻周刊》)的对比分析58-60
  • 二、关于新闻类人物周刊(选取《南方人物周刊》)与人物类周刊(选取《人物》)的对比分析60-62
  • 三、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优势62-68
  • 四、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劣势(人物传记、切忌雷同)68-69
  • 五、建议69-70
  • 结语70-71
  • 一、新闻类人物周刊在中国的发展走向70
  • 二、结束语70-71
  • 参考书目71-73
  • 作者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简介73-75
  • 致谢75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鹏程;;电视娱乐节目的仪式、叙事模式与意识形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蒋含平;;清末知识分子报刊论政的三种形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张静静;;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丁云亮;;大众阅读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建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王会;沈书生;;信息化视野下的“传媒协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6 闻娱;;论作为整体的现代媒介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闫世鹏;;浅谈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与广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8 龚婷;;僭越与颠覆——狂欢化理论视野中的《超级女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9 朱小妮;;媒体奇观时代的预演及到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吴红燕;徐燕;;新闻语篇与批评性话语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强;;中国网络文学的传播学解读——以起点中文网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葛涛;;互联网上的鲁迅论坛研究——以“网易·鲁迅论坛”为中心[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5 李建伟;;版权贸易中的编辑角色[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吴文虎;;全球化和我国大众传媒的整合与兼并[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7 杨艳珊;;伊莱休·卡茨传播思想研究[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8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曹丹;;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与近代宪政思想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朱凌飞;丁桂芳;;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民族文化——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龙金顺;英语写作修辞的符号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6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程郁儒;民族文化传媒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颜海兴;基于创新扩散模型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10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林;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竑;数字媒体时代的三维动画变革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笛;上海市奉贤区大众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申卫峰;《足球》报国际足球深度报道的叙事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潘红英;时政深度报道的传播符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杰;;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期刊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刍议[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曹青;;从“以人为本”看情报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现代情报;2007年01期

    3 何美琦;陆富刚;;医院图书馆(室)电子化发展的思考[J];现代医院;2007年07期

    4 梁延丽;;我国地方水利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编辑学报;2007年04期

    5 聂学建;童之慧;周素芳;刘家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高职数学和计算机教学改革》课题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6期

    6 白涛;白国亮;;通信系统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04期

    7 袁喆;吕俊辉;;通信电源的现状与发展[J];硅谷;2008年11期

    8 陈京平;刘建平;田军生;;EMI自动测试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兵工自动化;2008年12期

    9 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10 余清宝;陈国顺;;复杂电子装备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仪表技术;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英;;基层医院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陆晓奋;;立体视觉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预测[A];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立体图象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C];2009年

    3 赵小青;李志芳;;高校团体辅导的现状与发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4 王金华;;中国高效井工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A];全国煤炭工业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经济交流暨2001年度命名表彰大会专题报告、经验材料[C];2002年

    5 商庆新;邓华亮;;浅析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6 邸小坛;周燕;陶里;王安坤;;混凝土结构诊治技术的现状与发展[A];第十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7 张慧杰;王西萍;;围术期患者的术前教育现状与发展[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窦淑庆;;唐山市文化产业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9 胡良民;张广花;;开封市旅游景点解说系统现状与发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段玉山;;教育类学术期刊发展的思考——以《地理教学》期刊为例[A];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第7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小安;[N];中国审计报;2003年

    2 魏小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郭胜民 范晓雯;[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郭胜民 范晓雯;[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凤芝;[N];中国纺织报;2009年

    6 义林;[N];中国包装报;2000年

    7 蒋建华;[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代明;[N];光明日报;2004年

    9 ;[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高爽;[N];辽宁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颜中杰;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2 高翔;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赵金成;洗钱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宝;从《南方人物周刊》谈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现状与发展走向[D];四川大学;2007年

    2 张于堂;我国网络大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高守东;安徽省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鲁葵蓉;湖北省独立学院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田小健;黑龙江省高校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董欣利;科协学会系统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7 陈关华;我国证券商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明宇;江西省田径竞技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春一;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龚喜娟;江苏省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从《南方人物周刊》谈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现状与发展走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5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65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6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