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书对当下出版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名人书对当下出版的启示
【摘要】:注意力经济时代到来,大众的注意力成为新的争夺点。因为只有大众对某种产品注意了,才有可能成为消费者。图书市场也不例外。在图书市场的畅销书中,名人书是一支新兴的主力军。自从央视主持人赵忠祥在1996年出版《岁月随想》,真正拉开名人书的帷幕后,名人书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发展。出版社利用名人的光环打造名人书,,较其他图书更容易实现畅销的目的。将名人、名人书分类,将名人书出版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归纳,分析名人书出版的原因、影响、问题,进而引出名人书对出版的启示。出版名人书要遵循双效益原则,重视把关身份;要进行市场预测、精心策划选题;要以内容为王,以质取胜,最关键是图书内容的真实性;要积极制定营销计划,打开市场;要重视组稿编辑的全过程,做好服务工作;要借助名气,与影视联盟,充分体现名人书的特点;要打击盗版,规范市场,维护市场秩序。
【关键词】:名人书 分类 原因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3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第一节 研究背景8-9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9-10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一、 分析名人书出版存在的问题10
- 二、 对名人书出版提出建议对策10
- 三、 对名人书出版的未来展望10-11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11-12
- 一、 本文共六章11
-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11-12
- 第二章 名人书出版概念12-16
- 第一节 名人的概念12
- 一、 名人的定义12
- 二、 名人的分类12
- 第二节 名人书的概念12-16
- 一、 名人书的定义12-13
- 二、 名人书的分类13-16
- 第三章 名人书出版的概况16-25
- 第一节 名人书出版发展的轨迹16-18
- 一、 萌芽起步阶段16
- 二、 发展迅速阶段16
- 三、 停滞低谷阶段16-17
- 四、 转型发展阶段17
- 五、 稳步发展时期17-18
- 第二节 名人书出版发展的原因18-25
- 一、 发展的客观原因18-19
- 二、 名人著述的原因19-21
- 三、 市场畅销的原因21-25
- 第四章 名人书出版的影响25-28
- 第一节 名人书对图书市场的影响25-26
- 第二节 对编辑出版业功能的影响(娱乐性增强)26-28
- 第五章 名人书出版存在的问题28-33
- 第一节 模式僵化,内容贫血28-29
- 第二节 枪手代笔,缺乏真实29
- 第三节 附庸风雅,盲目跟风29-30
- 第四节 盗版猖狂,扰乱市场30-31
- 第五节 出版产业化,使命感削弱31-32
- 第六节 恶性炒作,读者买单32
- 第七节 网络发展,信息无所不在32-33
- 第六章 名人书对当下出版的启示33-46
- 第一节 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双效益原则,重视把关身份33-35
- 一、 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33
- 二、 要遵循双效益原则33-34
- 三、 重视把关人身份34-35
- 第二节 市场预测,选题策划,突出创新35-36
- 一、 名人书出版离不开市场预测35
- 二、 选题是出版策划中最为重要的环节35-36
- 第三节 内容为王,追求精品,以质取胜36-38
- 一、 追求图书内容的真实性36-37
- 二、 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37
- 三、 要把握时代脉搏37-38
- 第四节 拟定计划,积极促销,打开市场38-40
- 一、 对销售市场定位,制定营销计划38-39
- 二、 通过促销拉动销售39-40
- 第五节 组稿编辑,图书设计,打造品牌40-42
- 一、 组稿编辑提高服务意识40-41
- 二、 提高图书整体设计质量41-42
- 三、 创造图书品牌42
- 第六节 借助名气,影视联盟,团队精神42-44
- 一、 借助名气,与影视媒介联盟42-43
- 二、 团队的努力,成就畅销的名人书43-44
- 第七节 规范市场,打击盗版,维护秩序44-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全胜;潘正安;;图书品牌化出版的优势与专业化——浅谈图书品牌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10期
2 黄茂林;;试论图书品牌建设的途径[J];科技与出版;2007年08期
3 陈爱华;梅传声;;刍议图书品牌的塑造[J];理论观察;2007年06期
4 麦秀文;试论图书品牌及其形象广告[J];图书情报知识;2000年04期
5 虞信棠;图书品牌战略思考[J];出版与印刷;2000年04期
6 谢春霞;谈谈图书品牌的塑造[J];图书情报知识;2001年04期
7 薛惠文;让营销宣传助图书“腾飞”[J];中国出版;2001年09期
8 傅德林;90年代图书市场回眸[J];大学出版;2001年02期
9 程孟辉;顺应出版变革 打造图书精品[J];中国出版;2002年09期
10 李萍;品味魅力——图书品牌案例点评[J];出版参考;2002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凤奎;;论图书品牌与出版发展[A];出版转制与编辑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符本清;;论什么是图书品牌[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7辑[C];2005年
3 陈洁;;加强互动,保障编校质量,维护图书品牌[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董中锋;;图书选题策划中的文化力因素[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5 程飞;;中国图书市场计算机畅销书调研与运作探析[A];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4年
6 庄梅;;责任编辑的责任[A];论责任编辑的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胜龙;打造新世纪的品牌[N];市场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冯威 杨为民 范占英 孙京平 姚贞 王佳欣 刘蓓蓓;’05八种力量塑形图书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3 本版编辑 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党组副书记、副总裁) 俞晓群(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 何承伟(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 陈万雄(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公司总裁) 张天明(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副总经理) 曲仲(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副总经理) 林鹏(中国科学出版集团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李平(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助理);出版专家香山论剑 切磋图书选题创新[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宋平;天舟文化:“民营第一股”的运营机密[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赤兔;图书“召回”,善莫大焉[N];山西日报;2004年
6 徐冬梅 电子工业出版社;书企营销如何适应市场需求?[N];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朱烨洋;大品牌的张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8 李人凡;图书品牌的锻造策略[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9 田方斌 (湖南出版集团);我国图书市场走势及热点分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丁杨;郭海涛:稳固老品牌开拓新领域[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宗慧;中国图书品牌国际化模式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杨晓;如何打造21世纪中国的图书品牌[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韦林鹿;大众图书增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纪黔;广东出版业图书库存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张小娟;略论引进类图书的战略品牌管理[D];四川大学;2007年
6 邹蕊;漫画类图书衍生品开发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杨洁;影视与图书共舞[D];苏州大学;2012年
8 王雪峰;中国图书国际营销策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祝贺;关于我国图书广告传播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琴;我国古镇游图书出版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60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76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