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研究
本文关键词:《涛声》研究
【摘要】:《涛声》周刊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较为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在光怪陆离的三十年代初期,它始终以一种特有的姿态游走于左翼文学与自由主义文学之间。在主编曹聚仁的惨淡经营下,《涛声》汇聚了鲁迅、陈望道、陶行知等一批文坛名宿,同时涌现了如陈子展、曹礼吾、周木斋、李又然、杨霁云等一批杰出的青年作家。《涛声》推崇理性的“乌鸦主义”,因受时代及主要撰稿者的影响,又不免带上一点“左”的印记。作为一份保留了大量文学史料的周刊,多年来,《涛声》只在鲁迅研究及曹聚仁研究等少量研究中被提及,且都是凌乱、破碎的。本文试图对其做一系统的研究及梳理,以期能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相关部分提供便利。本文内在包含五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对已有的涉及《涛声》周刊的研究做了略述,并进一步对周刊研究的可行性做了分析。论文主体部分主要涵盖三章,分别是“《涛声》周刊概观”、“《涛声》的编辑、创作主体”和“《涛声》周刊的态度主张”。第一章主要梳理《涛声》的创刊背景、创刊、停刊、终刊及基本形制;第二章对《涛声》的编辑和主要撰稿者进行了“小传”式的介绍,除了笔名的辨别及文章统计外,还结合《涛声》上的具体文本对其写作风格予以分析;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对《涛声》的态度主张给予说明,从刊物的宗旨、编辑的态度、专号、批判风格及和《涛声》与三十年代文学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则是结论部分,对《涛声》周刊进行定性,认为它在政治上属于左翼外围的文学刊物,但又相对独立,是三十年代爱国知识分子理性批判现实的代表。
【关键词】:《涛声》 编辑 创作主体 态度主张 批判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6;G239.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9
- 第一章 《涛声》周刊概观9-16
- 一、创刊背景9-11
- 二、创刊、停刊、终刊11-14
- 三、涛声的形制14-16
- 第二章 《涛声》的编辑、创作主体16-63
- 一、主编曹聚仁17-28
- 二、曹艺28-35
- 三、“窳君”曹礼吾35-39
- 四、陈子展39-45
- 五、周木斋45-48
- 六、黄芝冈48-51
- 七、王春翠51-52
- 八、李又燃52-54
- 九、杨霁云54-55
- 十、许白雁55-56
- 十一、鲁迅及其他56-63
- 第三章 《涛声》周刊的态度主张63-72
- 一、乌鸦主义63-65
- 二、《涛声》与政治65-66
- 三、胡适批判66-68
- 四、幽默嘲讽——《涛声》的批判风格68-70
- 五、《涛声》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70-72
- 结语72-74
- 参考文献74-77
- 致谢77-8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言昭;戒马书生曹聚仁[J];民国春秋;2000年01期
2 曹景滇;一个真实的曹聚仁[J];文史精华;2000年09期
3 姚士彦;;曹聚仁印象[J];观察与思考;2000年03期
4 李伟;;海峡两岸的“秘密大使”曹聚仁[J];决策与信息;2001年Z1期
5 柳哲;曹聚仁 湮没于历史中的历史见证人[J];台声;2002年03期
6 陈梦熊;;曹聚仁与两幅刊名[J];出版史料;2003年03期
7 柳哲;曹聚仁的北大情缘[J];党史文苑;2005年11期
8 柳哲;和平国士曹聚仁[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03期
9 肖一;抗战名记者曹聚仁[J];新闻爱好者;2005年11期
10 李伟;;首本《曹聚仁传》问世始末[J];钟山风雨;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卫堂;;曹聚仁与《知堂回想录》的出版[A];中国编辑研究(2003)[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勇;曹聚仁:历史一角的看客[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杨建民;曹聚仁:记录出一本经典[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韩三洲;文人原来是“密使”[N];南方周末;2004年
4 柳 哲;曹聚仁说实话的传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李书磊;小事情 大历史[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刘宏伟;浮过了生命的海[N];中国邮政报;2002年
7 郑勇(学人);栏干拍遍 家山看了[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8 李泽民;曹聚仁与《中国抗战画史》[N];中国档案报;2000年
9 郑勇 张sリ,
本文编号:822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822287.html